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00年, 第3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0-07-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魏氏组织渗碳体与奥氏体的Pitsch和T—H位向关系
叶飞; 张文征
金属学报. 2000, 36 (7): 673-678 .  
摘要   PDF (189KB)
介绍了获得满足△g平行法则的位向关系、惯习面、正空赣 倒空间准不变应变线的计算方法, 解释了高锰钢中先共析魏氏组织渗大体在奥氏体晶内析出时的Pitsch和T-H的位向关系惯习面上的晶格匹配示意图.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30Mn-6Si-xN形状记忆合金层错能的热力学计算
万见峰; 陈世朴
金属学报. 2000, 36 (7): 679-683 .  
摘要   PDF (171KB)
利用包含置换原子和间隙原子的层错能热力学模型, 计算了不同N含量下Fe-30Mn-6Si-xN形状记忆合金的层错能. 计算结果表明, N对合金层错能的作用是先境加后降低(存在一个转折点P, 对应N含量(质量分数)为wp):当少量的N固溶在合金中(wN〈wp)时, 由于N和近邻原子间的交互作用, 合金的层错能有所增加;在N含量比较高时(wN〉wp), N在层错区的偏聚对层错能的降低起了重要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球磨Si,C混合粉末合成纳米SiC的高分辨电镜观察
杨晓云; 黄震威
金属学报. 2000, 36 (7): 684-688 .  
摘要   PDF (158KB)
在室温条件下, 球磨Si, C混合粉末合成纳米尺寸SiC, 采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在原子尺度上详尽地表征了该尖过程, 高分辨像表明, 在球磨过程中首先形成非晶C(a-C)、非晶S(a-Si)以及纳米晶Si(c-Si), 为合成SiC提供了适宜条件. SiC的合成主要是通过C原子向a-Si及c-Si的扩散, 对于前者, 形成非晶a-Si(C), 然后机械力诱使非晶a-Si(C)的晶化, 形成销大尺寸的SiC晶粒.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等离子重熔对Al—16Si合金中Si相的细化作用
潘学民; 赵程
金属学报. 2000, 36 (7): 689-692 .  
摘要   PDF (141KB)
经等离子重熔的Al-16Si合金与电阻炉重熔的相比, 组织有明显的细化效果:初晶Si最大长度由120um变为10um, 共晶Si最大长度由75um变为8um, 并且这种细化效果随着放电电流和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强, 分析认识, 造成组织细化的原因是由等离子熔炼特殊的加热方式所致, 等离子作用能使熔体中保留遗传 原子团簇变小, 微观结构更加均匀.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Zr52.5Cu17.9Ni14.6Al10Ti5块体非晶退火后的力学性能
边赞; 何国
金属学报. 2000, 36 (7): 693-696 .  
摘要   PDF (159KB)
观察亲测试了Zr52.5Cu17.9Ni14.6Al10Ti5块体非晶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等温退火后可以得到尺寸约为30-60nm金属间化合物相用分布在非晶基体上的混合结构, 研究表明:P块体非晶的压缩屈服强度为1.66GPa, 断裂强度为1.78GPa, 塑性约为0.5%, 等温退火后, 材料强度随着析出纳米相的体积分数(V)的培加发生明显的变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等温时效对SnAg/Cu表面贴装焊点微结构及剪切强度的影响
肖克来提; 盛玫
金属学报. 2000, 36 (7): 697-702 .  
摘要   PDF (231KB)
研究了等温时效对SnAg/Cu表面贴装焊点微结构, Sn-Cu金属间化合物生长及其剪切强度的影响, 并与常用的62Sn36Pb2Ag/Cu焊点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在时效过程中, SnAg钎料以较小的反应速率与Cu发生反应, SnAg烛 显示了较强的剪切强度并且其受时效的影响较SnPbAg焊点要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EB-PVD梯度热障涂层的制备及其热疲劳性能
郭洪波; 宫声凯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03-706 .  
摘要   PDF (149KB)
采用EB-PVD的方法, 连续蒸发按一一分比混合的Al+A12O3+ZrO2混合源, 在Ni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热障涂层, SEM和EDS的观察、分析表明, 这作层实现了由金属粘结层向陶资顶层的微观结构的梯度过渡和化学成分的连续变化. 涂层的基本结构为NiCoCrA1Y/Ni3Al+A12O3/A12O3ZrO2/ZrO2.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92.5Pb5Sn2.5Ag焊层热循环可靠性和裂纹扩展
张胜红; 王国忠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07-712 .  
摘要   PDF (219KB)
研究了功率模块芯片在DCB基板上92.5Pb5Sn2.‘5Ag钎料焊导牟热循环可靠性和裂纹扩展, 应用超声波显微镜对裂纹扩展过程进行检测, 得到了热循环失效的热纹扩展数据, 采用统一型粘塑性Anand方程描述了92.5Pb5Sn2.5Ag的力学本构, 模拟了焊层在热循环条件下的应力应变过程, 基于裂纹扩展的实验数据和等效塑性应变境量△εep^in, 提出了一种描述热循环裂纹扩展速率的经验方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真空环境下钢中裂纹的高温愈合
韦东滨; 韩静涛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13-717 .  
摘要   PDF (234KB)
以剖分试样真空处理法研究了钢内部裂纹的高温愈合行为, 将含预置内部裂纹的20MnMo钢及20号和45号钢试样剖分后封入真空度达133×10^-4Pa的石英管高温处理45min, 发现试样剖分面上的裂纹均出现愈合迹象, 愈合区内呈现铁素体组织形态, 与采用整体试样处理法所观察到的高温处理后内部裂纹愈合形态基本一致, 这表明以剖分试样真空处理法研究钢内部裂纹愈合行为的可行性, 压合效应要比单纯高温处理时的其它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单脉冲电流对高速钢裂纹的止裂效果
乔桂英; 白象忠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18-722 .  
摘要   PDF (185KB)
利用电磁热效应原理, 探讨了超强度脉冲电流对高速钢裂纹止裂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利用电磁效应可在裂纹尖端形成焊口, 使裂纹尖端的曲率半径增大, 抑制了裂纹扩展, 同时, 对裂纹尖端热影响区的组织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裂地端的组织变化对止裂效果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解法制取Ni—Fe合金箔工艺的回归正交设计
赵奇金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23-727 .  
摘要   PDF (172KB)
运用回归正交设计对影响硫酸盐溶液电解成型Ni-Fe合金箔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进行了实验, 建立了合金箔成分、电流效率和槽电压与工艺参数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 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 并在直径350mm的辊式放置阴极机列上进行了连续电解成型Ni-20Fe合金箔的实验验证, 结果表明:制得的箔材为r-Ni固溶体, 成分稳定、厚度均匀、表面光滑,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080MPa和0.5%.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关于钢铁工业废钢资源的基础研究
陆钟武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28-734 .  
摘要   PDF (224KB)
强调了钢铁工业多用废钢, 少用铁矿石的重要意义, 构思了一张有时间概念的钢铁产品生命周期铁流图, 提出了衡量钢铁工业废钢资源充足程度的指标-废钢指数(S), 并研究了它与钢铁产品产量变化等因素裼 关系, 利用本语文提出的思路和方法, 可以具体地分析各国各地区的钢铁工业废钢资源问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N2在Pd中的中温扩散及其对物性的影响
杜黎光; 盛玫; 罗乐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35-738 .  
摘要   PDF (143KB)
用四引线原位电阻法研究了Pd线(直径25 μm)在300℃左右流动N2气氛中退火时N2在Pd丝中的扩散,扩散过程符合一维无限长圆柱的体扩散模型,结果不同于传统认为的Pd在1400℃以下不吸N2的结论.拉伸实验证明,N2的渗入改善了Pd丝的力学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自然对流条件下Si—Fe在铁液中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曾大新; 陈勉己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39-743 .  
摘要   PDF (185KB)
建立了描述自然对流条件下Si-Fe在铁液中熔化过程的数学模型, 固相、液相和糊状区中的动量, 热量和溶质传输用统一方程描述, 用控制容积差分法耦合求解质量、动量、能量和溶质守恒方程,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计算结果还显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三元合金的高温理论氧化图:Ⅰ.高氧压下的近似分析
牛焱; 曹中秋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44-748 .  
摘要   PDF (205KB)
通过对三元合金系高温氧化行为的分析, 把Wagner关于形成不互溶氧化物的二元合金经典理论扩展到三元合金体系, 忽略活泼组元内氧化, 以热力学稳定相图为参考, 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氧化图并分析了影响动力学氧化图的因素, 为进上步研究三元合金高温氧化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三元Cu—Ni—Fe合金在700—900℃空气中的氧化
李远士; 牛焱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49-752 .  
摘要   PDF (169KB)
研究了三元双相Cu-30Ni-25Fe合金在700-900℃空气中的氧化, 在相同温度下合金的氧化速度都低于纯铜的, 700-800℃的氧化动力学为抛物线规律, 在900℃初期为抛物线规律, 后期变为线形规律, 氧伦膜最外层为乎纯的氧化铜;内层是由三种金属组元的氧化物及组元间的复合氧化物所构成的混合区域, 另外, 在外氧化膜下面发生了Fe和Ni的内氧化, 而内氧化区前沿的合金中仍保持为双相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黄铜应力腐蚀敏感性及其与脱Zn层拉应力的对应性
郭献忠; 高克玮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53-756 .  
摘要   PDF (173KB)
测量了不同极化电位下, H62黄铜在氨水溶液腐蚀过程中表面脱Zn蔬松层引起的拉应力, 并用单边缺口试样测量的不同极化电位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结果表明:黄铜在氨水中自然腐蚀时, 在脱Zn层界面会产生 大的拉应力, 整个试样的平均应力为σ=18.1MPa;阳极极化使表面拉应力略有下降, 阴极极化则使疏松层引起的拉应力急剧下降乃至为零, 阴极极化在表层产生镀Cu层后出现尖力.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薄板坯连铸液芯铸轧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逯洲威; 蔡开科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57-760 .  
摘要   PDF (157KB)
采用三维弹塑性大变形热力耦合有限元法, 模拟薄板坯连铸液芯铸轧过程中的坯壳变形, 分析影响铸坯纵向伸长的主要因素, 提出动态反向堆钢理论, 对有凶模拟结果和在线热带生产(ISP)工艺中的铸轧技术做了合理解释.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工业灰铸铁凝固组织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
张云鹏; 苏俊义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61-764 .  
摘要   PDF (143KB)
从接近工业灰铸铁实际凝固过程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数值模拟其凝固组织的一套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枝晶奥氏体生长过程体积分类的计算以及晶粒接触因素的处理, 该方法经以样杯中浇注的试块为对象进行实验验证, 模拟得到的冷却曲线、向氏体分数及共晶团密度均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r系白口铸铁的相间腐蚀及其电化学行为
张安峰; 邢建东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65-769 .  
摘要   PDF (174KB)
应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了Cr系白口铸铁, 采用萃取法制备碳化物试样, 用失重法测得腐蚀速率, 并通过电化学法探讨Cr系白口铸铁在腐蚀介质中的相间腐蚀机理, 结果表明:⑴Cr系白口铸铁在腐蚀介质中存在严重的相间腐蚀, 相间腐蚀失重率占合金总体育馆2失重率的一半以上;⑵碳化物的电化学行为不同于合金和基体, 一直处于自钝化状态, M7C3型碳化物比M3C型更耐蚀, 更稳定.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iCp/LD2Al合金复合材料电弧焊的焊接性
陈茂爱; 陆皓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70-774 .  
摘要   PDF (240KB)
采用脉冲钨极氩弧焊焊接了SiCp/CD2Al复合材料, 并用X射线衍射、光镜、电镜及MTS-810试验机对焊缝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焊前去氢处理及填充Al-Si焊丝, 可以解决SiCp/LD2Al复合材料电弧焊中的界面反应、气孔及裂纹等总理2, 并能获得性能良好的接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原位自反应合成A1N粉体
金海波; 邹宗树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75-779 .  
摘要   PDF (181KB)
探讨了利用原位自反应技术合成AIN粉体的可行性,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检测手段对氮化产物进行表征, 并对氮化反应热力学及合成条件对氮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AIN粉体原位自生法可降低合成温度, 简化合成工艺, 所合成的AIN粉体具有纯度高、氧含量低, 以及经粉化处理后粒度较均匀、细小等特点.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刚石膜剥落后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形态
代明江; 匡同春
金属学报. 2000, 36 (7): 780-784 .  
摘要   PDF (171KB)
采用SEM, FT-Raman, XRD和EDXA对CVD金刚石膜自发剥落后的YG8硬质合金基体表面的形貌、相结构和微区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该表面上存在石墨碳相, 呈针片状;沉积金刚石膜后基体表面的WC颗粒显著细化, 表层Co含量仍很低.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