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2002, Vol. 38 Issue (3): 321-325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液态合金NiAl3冷却过程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徐昌业  张弢  吴爱玲  张晓茹
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济南250061
引用本文:

徐昌业; 张弢; 吴爱玲; 张晓茹 . 液态合金NiAl3冷却过程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金属学报, 2002, 38(3): 321-325 .

全文: PDF(212 KB)  
摘要: 采用反映原子间多体相互作用的F-S势模型,对液态NiAl3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微观结构及其转变机制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不同温度、不同冷速下NiAl3的偶关联函数,结构分析采用键取向序和对分析技术.计算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对液态NiAl3的结构转变有重要影响,给出了不同冷却速率下液态NiAl3结构转变的微观信息.
关键词 F-S多体势液态金属分子动力学模拟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1-06-18     
ZTFLH:  TG391.9  
[1]Alien M P, Tildesley D J. Computer Simulation of Liquid,Oxford : Clarendon Press, 1987
[2]Deng D, Argon A S, Yip S. Philos Trans Roy, 1989; 329A:549
[3]Brandt E H. J Phys Condens Matter, 1989; 1: 9985
[4]Gu T K, Qi Y H, Qin J Y. Chin J Computational Phys, 2001; 18(1): 67(谷廷坤,齐元华,秦敬玉.计算物理,2001;18(1):67)
[5]Finnis M W, Sinclair J E. Philos Mag, 1984; 50A: 45
[6]Ackland G J, Vitek V. Phys Rev, 1990; 41B: 10324
[7]Waseda Y. The Structure of Non-Crystalline Materials.New York: Mgraw-Hill, 1981: 292
[8]Nelson D R, Toner J. Phys Rev, 1981; 24B: 363
[9]Honeycutt J D, Andersen H C. J Phys Chem, 1987; 91:4950
[10]Abraham F F. J Chem Phys, 1980; 72: 359
[11]Pettifor D G, Cottrell A H. Electron Theory in Alloy De-sign, London: Institute of Materials, 1992: 202e
[1] 吴欣强, 戎利建, 谭季波, 陈胜虎, 胡小锋, 张洋鹏, 张兹瑜. Pb-Bi腐蚀Si增强型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进展[J]. 金属学报, 2023, 59(4): 502-512.
[2] 梁晋洁, 高宁, 李玉红. 体心立方Fe中微裂纹与间隙型位错环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金属学报, 2020, 56(9): 1286-1294.
[3] 周霞,刘霄霞. 石墨烯纳米片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增强机制[J]. 金属学报, 2020, 56(2): 240-248.
[4] 张海峰, 闫海乐, 贾楠, 金剑锋, 赵骧. Cu/Ti纳米层状复合体塑性变形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 金属学报, 2018, 54(9): 1333-1342.
[5] 刘林, 孙德建, 黄太文, 张琰斌, 李亚峰, 张军, 傅恒志. 高梯度定向凝固技术及其在高温合金制备中的应用[J]. 金属学报, 2018, 54(5): 615-626.
[6] 朱姜蕾, 王庆, 王海鹏. 深过冷液态金属Cu的热物理性质和原子分布[J]. 金属学报, 2017, 53(8): 1018-1024.
[7] 杨旭, 廖波, 刘坚, 严伟, 单以银, 肖福仁, 杨柯.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在液态Pb-Bi中的脆化现象[J]. 金属学报, 2017, 53(5): 513-523.
[8] 杨柯, 严伟, 王志光, 单以银, 石全强, 史显波, 王威. 核用新型耐高温、抗辐照、耐液态金属腐蚀结构材料——SIMP钢的研究进展*[J]. 金属学报, 2016, 52(10): 1207-1221.
[9] 闫学伟,唐宁,刘孝福,税国彦,许庆彦,柳百成. 镍基高温合金铸件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建模仿真及工艺规律研究[J]. 金属学报, 2015, 51(10): 1288-1296.
[10] 梁力, 马明旺, 谈效华, 向伟, 王远, 程焰林. 含缺陷金属Ti力学性能的模拟研究[J]. 金属学报, 2015, 51(1): 107-113.
[11] 刘庆华,黄裕金,刘剑,胡侨丹,李建国. Ni-Fe-Ga-Co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定向凝固稳定生长区的组织及择优取向[J]. 金属学报, 2013, 29(4): 391-398.
[12] 莫云飞 刘让苏 梁永超 郑乃超 周丽丽 田泽安 彭平. ZnxAl100-x合金快凝过程中微结构演变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金属学报, 2012, 48(8): 907-914.
[13] 坚增运,李娜,常芳娥,方雯,赵志伟,董广志,介万奇. Cu熔体中原子团簇在凝固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分子动力学模拟[J]. 金属学报, 2012, 48(6): 703-708.
[14] 石倩颖 李相辉 郑运荣 谢光 张健 冯强. HRS和LMC工艺制备的两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及固溶微孔的形成[J]. 金属学报, 2012, 48(10): 1237-1247.
[15] 葛丙明 刘林 张胜霞 张军 李亚峰 傅恒志. 抽拉速率对定向凝固叶片状DZ125高温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1, 47(11): 1470-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