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2-03-18
|
上一期
下一期 |
|
|
|
熔体过热对定向凝固界面形态稳定性的影响
耿兴国; 陈光; 傅恒志
金属学报. 2002, 38 (3): 225-229 .
熔体过热处理的弛豫过程和引起的不可逆过程使熔体状态变化出现滞后效应,从而影响定向凝固界面形态稳定性.在熔体过热处理后的结构滞后状态下,合金熔体的粘滞性η减小.非平衡溶质分配系数k增大(在ko<1的条件下),同时成分过冷度也趋于增加.当过热处理温度T+低于合金的临界过热温度Tc+时,随着T+提高,η值减小和k值增大,增加了平界面的稳定性:当过热处理温度T+高于合金的临界过热温度Tc+时,随着T+提高,成分过冷度有显著增大,又导致了平界面的失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
|
Sr对近共晶Al-Si合金中α枝晶生长行为的影响
廖恒成; 丁毅; 孙国雄
金属学报. 2002, 38 (3): 245-249 .
针对Al-11.6%Si和Al-11.6%Si-0.4%Mg两种近共晶成分铸造合金,考察了Sr的加入对组织中α枝晶形态的影响,测量了完全变质合金中α枝晶相数量及α枝晶的特征参数:一次分枝间距和二次枝臂间距.结果表明,Sr的加入促进了α枝品柱状化生长并导致α枝晶相数量大幅度提高;在完全变质合金中,随着合金中Sr量增加,一次分枝间距和二次枝臂间距都降低.Sr对α枝晶起一定的细化作用.Sr加入到Al-Si合金中引起合金液的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Sr的存在降低了α枝晶固液界面能,导致枝晶尖端的生长过冷度降低,抑制液相中等轴晶的形核,因此Sr的加入促进了柱状枝晶的形成.固液界面能的降低也使得柱状枝晶的二次枝臂间距和一次分枝间距随着Sr量增多而降低.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
|
950℃长期时效对Ni3Al基合金IC6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宋尽霞; 肖程波; 李树索; 韩雅芳
金属学报. 2002, 38 (3): 250-254 .
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IC6合金950℃长期时效500,1000,1500,2000 h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950℃时效10 h后,γ相已发生转变.析出了细小的捧状Y-NiMo相:时效50 h后.析出了针状Y-NiMo相:时效1000 h前.Y NiMo相的数量和尺寸随时效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继续时效至1500 h,Y-NiMo相的数量和尺寸均没有明显变化:时效2000 h后,Y NiM0相数量减少.合金中的硼化物在时效过程中没有变化.高温时效500 h后,IC6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明显下降,但继续时效却几乎保持不变.室温抗拉强度在时效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合金的1100 ℃.90 MPa高温持久寿命在时效1000 h前随时效时间延长而降低:时效2000 h后,由于Y-NiMo相向γ相转变而使持久寿命明显提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
|
氢致LaMg12相分解的原位X射线衍射分析
江建军; 孙大林
金属学报. 2002, 38 (3): 288-290 .
分别在Ar气和H2气气氛下对LaMg12进行热分解实验,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in-situ XRD)分析LaMg12相分解过程.结果表明,该合金在Ar气中加热到330℃,合金处于稳定状态,而在H2气气氛中加热到大约290℃时,开始分解为LaH3和MgH2.Rietveld分析结果表明.分解前LaMg12的点阵常数没有变化,证明氢原子并未进入合金形成LaMg12Hx固溶体.可以推测出.在H2气气氛中,由于氢致作用产生大量的空位,致使La或Mg易于向表面移动,出现分解现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