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2003, Vol. 39 Issue (10): 1043-1046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种子层(Ni0.81Fe0.19)1-xCrx成分及厚度对Ni0.81Fe0.19薄膜磁性和微结构的影响
李海峰; 马纪东; 张辉; 于广华; 朱逢吾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北京 100083
引用本文:

李海峰; 马纪东; 张辉; 于广华; 朱逢吾 . 种子层(Ni0.81Fe0.19)1-xCrx成分及厚度对Ni0.81Fe0.19薄膜磁性和微结构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03, 39(10): 1043-1046 .

全文: PDF(155 KB)  
摘要: 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以(Ni0.81Fe0.19)1-xCrx为种子层的Ni0.81Fe0.19薄膜, 研究了种子层成分及最大限度度对薄膜磁性和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种子层(Ni0.81Fe0.19)0.63Cr0.37厚度为5.5 nm时, Ni0.81Fe0.19(20.0 nm)薄膜的各向异性磁电阻(AMR)值为(2.53±0.06)%; 当Cr的含量为0.36时, Ni0.81Fe0.19(60.0 nm)薄膜的AMR值为(3.35±0.06)%. AFM及XRD研究表明: 不同厚度缓冲层(厚度分别为2.8, 5.5和8.3 nm)的Ni0.81Fe0.19(20.0 nm)薄膜表面平均晶粒尺寸基本都为35.2 nm, 但其111织构相差很大, AMR值最大时, 对应的111衍射峰最强; 不同Cr含量(分别为0.28, 0.36和0.41)的Ni0.81Fe0.19(60.0 nm)薄膜表面平均晶粒尺寸和111衍射峰相差都很明显, AMR值最大时, 对应地薄膜表面平均晶粒尺寸最大, Ni0.81Fe0.19111衍射峰也最强.
关键词 Ni0.81Fe0.19薄膜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2-11-18     
ZTFLH:  TG113  
[1] Tsang C, Decker S. J Appl Phya, 1981; 52: 2645
[2] Tsang C, Lin T, MacDonald S. IEEE Trans Magn, 1997;33: 2866
[3] Mcguire T R, Potter R I. IEEE Trans Magn, 1975; 11:1018
[4] Aker M A, Mapps D J, Ma Y Q. J Appl Phya, 1997; 81:4122
[5] Aker M A, Mapps D J, Ma Y Q. IEEE Trans Magn, 1998;34: 1147
[6] Miyazaki T, Ajima T, Sato P. J Magn Magn Mater, 1989;81: 86
[7] Punaki H, Okamoto S, Kitakami O. J Appl Phys, 1994;33: 1304
[8] Lee W Y, Toney M F, Mauri D. IEEE Trans Magn, 2000;36: 381p
[1] 张子轩, 于金江, 刘金来.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432的持久性能各向异性[J]. 金属学报, 2023, 59(12): 1559-1567.
[2] 张利民, 李宁, 朱龙飞, 殷鹏飞, 王建元, 吴宏景. 交流电脉冲对过共晶Al-Si合金中初生Si相偏析的作用机制[J]. 金属学报, 2023, 59(12): 1624-1632.
[3] 周婷婷 赵福祺 周洪强 张凤国 殷建伟. 含He泡液态金属铝动态拉伸断裂机制与损伤模型研究[J]. 金属学报, 0, (): 0-0.
[4] 杜银 李涛 裴旭辉 周青 王海丰. TiZrHfCuBe高熵非晶合金的纳米划痕力学行为[J]. 金属学报, 0, (): 0-0.
[5] 李赛, 杨泽南, 张弛, 杨志刚. 珠光体-奥氏体相变中扩散通道的相场法研究[J]. 金属学报, 2023, 59(10): 1376-1388.
[6] 杜金辉, 毕中南, 曲敬龙. 三联冶炼GH4169合金研究进展[J]. 金属学报, 2023, 59(9): 1159-1172.
[7] 张海峰, 闫海乐, 方烽, 贾楠. FeMnCoCrNi高熵合金双晶微柱变形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金属学报, 2023, 59(8): 1051-1064.
[8] 刘光辉 王卫国 Gregory S Rohrer 陈松 林燕 童芳 冯小铮 周邦新. 高温压缩变形Al-Zn-Mg-Cu合金动态再结晶后的{111}/{111}近奇异晶界[J]. 金属学报, 0, (): 0-0.
[9] 王宗谱, 王卫国, Rohrer Gregory S, 陈松, 洪丽华, 林燕, 冯小铮, 任帅, 周邦新. 不同温度轧制Al-Zn-Mg-Cu合金再结晶后的{111}/{111}近奇异晶界[J]. 金属学报, 2023, 59(7): 947-960.
[10] 李殿中, 王培. 金属材料的组织定制[J]. 金属学报, 2023, 59(4): 447-456.
[11] 王瀚铭 杜银 裴旭辉 王海丰. 共晶组织强化NbMoZrVSix难熔高熵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研究[J]. 金属学报, 0, (): 0-0.
[12] 于云鹤 谢勇 陈鹏 董浩凯 侯纪新 夏志新. 316L不锈钢表面激光熔化沉积CoCrNiCu中熵合金的界面相容性研究[J]. 金属学报, 0, (): 0-0.
[13] 张金钰, 屈启蒙, 王亚强, 吴凯, 刘刚, 孙军. 金属/高熵合金纳米多层膜的力学性能及其辐照效应研究进展[J]. 金属学报, 2022, 58(11): 1371-1384.
[14] 赵永好, 毛庆忠. 纳米金属结构材料的韧化[J]. 金属学报, 2022, 58(11): 1385-1398.
[15] 李小琳, 刘林锡, 李雅婷, 杨佳伟, 邓想涛, 王海丰. 单一 MX 型析出相强化马氏体耐热钢力学性能及蠕变行为[J]. 金属学报, 2022, 58(9): 119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