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1999, Vol. 35 Issue (6): 611-617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冰晶石熔体和金属Na在铝电解阴极碳块中的共同渗透
冯乃祥
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 沈阳 110006
引用本文:

冯乃祥 . 冰晶石熔体和金属Na在铝电解阴极碳块中的共同渗透[J]. 金属学报, 1999, 35(6): 611-617 .

全文: PDF(532 KB)  
摘要: 用电热加压法制得的实验室铝电解槽阴极试样, 进行了Na渗透试验, 这些试样具有很高的密度以及特殊的孔隙结构, 根据Na和冰晶石熔体渗透的试验结果, 讨论了铝电解过程中Na和电解质熔体向阴极碳块中进行渗透的机理, Na向阴极碳块中的渗透是通过碳晶格和碳块中的孔隙扩散进行的, 当碳块具有较低的孔隙结构时, Na主要通过晶格进行扩散, 碳块具有比较大的孔隙结构时, Na主要通过孔隙进行扩散.
关键词 电解冰晶石熔体渗透阴极碳块    
Key words
收稿日期: 1998-12-04     
ZTFLH:  TF821.032  
[1]Grjotheim K, Krohn C, Molinorsky M, Matingsovsky K,Thonstad J.Aluminium Electrolysis ,2nd edition,Aluminium-Verlag,D u sseldorf,1982:116
[2]Sorlie M,ye H A.Cathode in Aluminium Electrolysis,Aluminium-Verlag,Dusseldouf,1994:115
[3]Dewing E W. Trans Met Soc AIME, 1963; 227: 1328
[4]Tingle W H, Petit J, Frank W B. Aluminium, 1981; 57: 286
[5]Feng Naixiang, Qiu Zhuxian. Light Met, 1990: 505
[6]Brilloit P, Lossius L P, ye H A. Metall Trans. 1993; 24B:75-89
[7]Lossius L P,ye H A .Quantitative X-ray Diffraction Anal ysis of Cathodic Carbon Impregrated with Sodium and Elec trolyte.Internal NTH,Thoundheim,Norway, 1992:56
[8]Feng N X,Kvande H.Acta Chem Scand,1987;A40:622
[9]Thonstad J,Rolseth S.Electrochem Acta,1978;23:223
[10]Thonstad J, Rolseth S. Electrochem Acta, 1978; 23: 233
[11]Robert M C. Chem Phys Carbon, 1978; 10: 130
[12]Berger D.Chem Phys Carbon,1980; 12:96
[1] 王宗谱, 王卫国, Rohrer Gregory S, 陈松, 洪丽华, 林燕, 冯小铮, 任帅, 周邦新. 不同温度轧制Al-Zn-Mg-Cu合金再结晶后的{111}/{111}近奇异晶界[J]. 金属学报, 2023, 59(7): 947-960.
[2] 马宗义, 肖伯律, 张峻凡, 朱士泽, 王东. 航天装备牵引下的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与展望[J]. 金属学报, 2023, 59(4): 457-466.
[3] 夏大海, 计元元, 毛英畅, 邓成满, 祝钰, 胡文彬. 2024铝合金在模拟动态海水/大气界面环境中的局部腐蚀机制[J]. 金属学报, 2023, 59(2): 297-308.
[4] 高建宝, 李志诚, 刘佳, 张金良, 宋波, 张利军. 计算辅助高性能增材制造铝合金开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金属学报, 2023, 59(1): 87-105.
[5] 马志民, 邓运来, 刘佳, 刘胜胆, 刘洪雷. 淬火速率对7136铝合金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2, 58(9): 1118-1128.
[6] 宋文硕, 宋竹满, 罗雪梅, 张广平, 张滨. 粗糙表面高强铝合金导线疲劳寿命预测[J]. 金属学报, 2022, 58(8): 1035-1043.
[7] 王春辉, 杨光昱, 阿热达克·阿力玛斯, 李晓刚, 介万奇. 砂型3DP打印参数对ZL205A合金铸造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2, 58(7): 921-931.
[8] 田妮, 石旭, 刘威, 刘春城, 赵刚, 左良. 预拉伸变形对欠时效7N01铝合金板材疲劳断裂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2, 58(6): 760-770.
[9] 高川, 邓运来, 王冯权, 郭晓斌. 蠕变时效对欠时效7075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2, 58(6): 746-759.
[10] 李金富, 李伟. 铝基非晶合金的结构与非晶形成能力[J]. 金属学报, 2022, 58(4): 457-472.
[11] 苏凯新, 张继旺, 张艳斌, 闫涛, 李行, 纪东东. 微弧氧化6082-T6铝合金的高周疲劳性能及残余应力松弛机理[J]. 金属学报, 2022, 58(3): 334-344.
[12] 聂金凤, 伍玉立, 谢可伟, 刘相法. Al-AlN异构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构型与热稳定性[J]. 金属学报, 2022, 58(11): 1497-1508.
[13] 高运明, 何林, 秦庆伟, 李光强. 利用ZrO2 固体电解质研究Na3AlF6-SiO2 熔盐中的电沉积[J]. 金属学报, 2022, 58(10): 1292-1304.
[14] 王冠杰, 李开旗, 彭力宇, 张壹铭, 周健, 孙志梅. 高通量自动流程集成计算与数据管理智能平台及其在合金设计中的应用[J]. 金属学报, 2022, 58(1): 75-88.
[15] 赵婉辰, 郑晨, 肖斌, 刘行, 刘璐, 余童昕, 刘艳洁, 董自强, 刘轶, 周策, 吴洪盛, 路宝坤. 基于Bayesian采样主动机器学习模型的6061铝合金成分精细优化[J]. 金属学报, 2021, 57(6): 79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