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9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9-06-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快速凝固Cu-Cr合金时效析出的共格强化效应
刘平; 康布熙; 曹兴国; 黄金亮; 顾海澄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61-564 .  
摘要   PDF (447KB)
采用单辊快速凝固的方法制备Cu-Cr合金微晶薄带, 经适当的时效处理, 可以在导电率不降低的前提下, 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强度和硬度的提高主要是由晶粒细化和共格弥散析出强化所造成, 共格硬化效果与采用Gerold公式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 与常规固溶处理的Cu-Cr合金相比, 峰值硬度提高了1.6倍, 其中27%由细晶强化产生.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第二相粒子尺寸对基体晶粒长大影响的仿真研究
宋晓艳; 刘国权; 谷南驹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65-568 .  
摘要   PDF (353KB)
根据第二相粒子与基体晶界交互作用的微观物理基础, 建立了复相材料晶粒长大的三维图象的仿真方法, 设计了含有相同体积分数, 不同尺寸第二相粒子的复相体系, 并全程仿真了三维复相材料的晶粒长大过程, 对粒子尺寸影响基体粒长大的直接观察和定量分析表明, 粒子尺寸越大, 晶界的“脱钉”趋势越弱, 晶粒长大到达停滞状态所经历的时间越长, 停滞状态下基体晶粒尺寸越大且尺寸分布的均匀性越近.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蒸发—气体—聚集制备的Co-Ag颗粒膜微观结构与巨磁电阻特性
王浩; S.P.Wong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69-572 .  
摘要   PDF (328KB)
基于溅射-气体-聚焦(SGA)形成纳米金属颗粒的原理, 提出了蒸发-气体-聚集(EGA)共沉积制备Co-Ag颗粒膜的新方法, 并利用该方法制备了系列Co-Ag颗粒膜样品, TEM/ED分析表明;制备态样品Co颗粒被Ag原子所包裹, 能有效地阻止颗粒的表面氧化与团聚, 薄膜无需经过热处理即可形成Co与Ag的相分离, 其结构为fcc-Co和fcc-Ag非均匀相多晶共存形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IN718合金中磷与硫的交互作用
宋洪伟; 郭守仁; 胡壮麒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73-576 .  
摘要   PDF (378KB)
研究了掺杂不同量的磷和硫对IN718合金持久和蠕变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磷与硫之间存在害的交互作用, 这种交互作用削弱了磷的有益作用, 增加了IN718合金对硫有害作用的敏感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磁场对中碳钢滑动摩擦磨损的影响
董祥林; 简小刚; 毕红运; 陈金荣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77-580 .  
摘要   PDF (371KB)
研究了钕铁硼永磁体磁场对中碳钢摩擦磨损的影响, 当磁场的45mT时, 环和块的磨损量分别下降约50%和60%, 进一步增加磁场磨损则缓慢下降, 至193mT时, 环和块平均降低达70%, 摩擦系数降低约30%, 分析表明, 磁场导致氧化磨损的比例增加是磨损降低的主要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变质超高锰钢的冲击磨料磨损行为研究
吕宇鹏; 李士同; 陈方生; 朱瑞富; 雷廷权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81-584 .  
摘要   PDF (437KB)
本文通过动载磨料磨损实验和硬度测量, 利用SEM和TEM观察磨损表面形貌和微观组织, 研究了超高锰钢的冲击磨料磨损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在0.5和1.0J冲击功下, Mn17(SR)和Mn20(SR)的耐磨性高于Mn12(SR);在中, 低磨损冲击功下, 变南硬Mn17的耐磨性有所提高, 但在高冲击功下, 变质反而使耐磨性有所降低.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镍基单晶合金的γ′相筏化准则及蠕变性能的晶体取向相关性
岳珠峰; 何健; 吕震宙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85-588 .  
摘要   PDF (269KB)
基于最大降低相界面能密度原理, 本文推导了一般应力状态下镍基单晶合金的强化相γ′筏化准则, 给出了筏化图, 并得到试验结果的验证, 进而定量分析了筏化过程, 利用该准则即最大相界面密度降低, 可以很好地描述蠕变性能的晶体取向相关性, 并初步得到试验结果的验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温度与加载波形对Ni3Al(B)疲劳—蠕变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张广平; 张滨; 王中光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89-593 .  
摘要   PDF (361KB)
在不同加载波形及温度下研究Ni3Al(B)的疲劳-蠕变裂纹扩展行为, 结果表明, 加载波形对高温疲劳-蠕变裂纹扩展速率及断裂行为有强烈影响, 拉伸保持时间的叠加明显增加合金高温下的蠕裂纹扩展速率, 与高速合金相比, Ni3Al(B)在600和800℃下的裂纹尖端氧脆及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更为明显, 裂纺展速率随温度发生明显变化, B在高温下对Ni3Al(B)的韧化作用与温度和加载波形有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循环变形铜单晶体的滞后回线形状变化与驻留滑移带的萌生
李小武; 王中光; 李守新
金属学报. 1999, 35 (6): 594-599 .  
摘要   PDF (404KB)
本文系统测量并总结了不同类型双滑移取向铜单体循环变形中滞后回线性形状参数VH随循环周次N的变化关系, 结果表明, 与单滑移晶体不同晶体取向双滑移晶体的滞后回线形状变化趋势有显著的影响, VH与驻留滑移带(PSB)的形成有无明业对应关系与该取向单晶体的循环应力-应变(CSS)曲线有无平台区或准平台区出现密切相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复相Al3Ti基金属间化合物亚稳转变及重有序化
傅云义; 胡赓祥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00-603 .  
摘要   PDF (286KB)
本文研究了Al67MnsTiw24Nb1复相金属间化合物在高能球磨过程中的亚稳态转变及亚稳粉末的加热时重有序化, 由Ll2结构的基体和由DO22型Al3(Ti, Nb)第二相组成的Al67MnsTi24Nb1复相合金在球磨过程中, Ll2相有序度下降, DO22相溶入, 经15h后合金呈化学无序的fcc过饱和固溶体, 继续球磨则逐步转为成非晶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激光熔覆溶池二维准稳态流场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曾大文; 谢长生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04-610 .  
摘要   PDF (416KB)
本文建立了二维准稳态激光熔覆熔池流场及温度场的数值模型, 除考虑对流换热外, 模型还考虑了局部大变形自由表面, 在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采用了非正交错网格SIMPLE算法离散求解动量方程, 计算出了激光熔覆熔池自由表面形状和温度场, 速度场及局部特征凝固参数, 数值结果表明, 表面张力温度系数αγ/αT和扫描速率u0对熔池自由表面形状及熔池内温度分布, 速度分布有重要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冰晶石熔体和金属Na在铝电解阴极碳块中的共同渗透
冯乃祥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11-617 .  
摘要   PDF (532KB)
用电热加压法制得的实验室铝电解槽阴极试样, 进行了Na渗透试验, 这些试样具有很高的密度以及特殊的孔隙结构, 根据Na和冰晶石熔体渗透的试验结果, 讨论了铝电解过程中Na和电解质熔体向阴极碳块中进行渗透的机理, Na向阴极碳块中的渗透是通过碳晶格和碳块中的孔隙扩散进行的, 当碳块具有较低的孔隙结构时, Na主要通过晶格进行扩散, 碳块具有比较大的孔隙结构时, Na主要通过孔隙进行扩散.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用双面氧化弯曲方法测定Al2O3膜生长应力
李美栓; 钱余海; 辛丽; 周龙江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18-622 .  
摘要   PDF (379KB)
提出了一种测定氧化膜生长应力的双面氧化弯曲方法, 经不象常规弯曲法那样为防止试样一个侧在发生氧化度制保护除层, 因而可用于较高温度及较长时间的氧化情况并可测定Al2O3膜的生长应力, 由于高温下合金及薄氧化膜发生蠕变, 从而释放膜内应力. 新方法应用于合金的蠕变数据, 并采用数值计算来获得氧化膜应力值.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u在熔融(Li,K)2CO3中的热腐蚀行为研究
王文; 张鉴清; 曾潮流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23-626 .  
摘要   PDF (364KB)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Cu在650℃熔融(Li, K)2CO2中的腐蚀行为, 在腐蚀初期, Cu的腐蚀的电化学阻抗谱呈典型的腐蚀反应受氧化剂粒子扩散控制的特征, 随着腐蚀的进行, 在Cu的表在逐渐形成了Cu2O膜, 但同时, 生成的Cu2O也发生溶解, 使Cu局部遭受较快腐蚀, 其电化学阻抗谱呈双抗弧特征, 提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 并求取了相关电化学参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磷深冲钢板的低分辨织构分析与弹性模量预估
王沿东; 佟伟平; 何长树; 左良; 梁志德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27-630 .  
摘要   PDF (274KB)
本文应用改进最大熵法, 对冷轧与退火状态下的含磷深冲板进行了低分辨织构分析, 结果表明, 由大约30个根据主织构特征优选监测点数据计算出的部分ODF系数与完整ODF相应系数基本一致, 根据低分辨织构分析结果预估的弹性模量也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Zr,Nb对Fe-B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马立群; 王立民; 张涛; 井上明久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31-633 .  
摘要   PDF (255KB)
根据获得高玻璃形成能力(GFA)非晶合金的多元化理论, 研究了Zr, Nb对二元Fe-B非晶合金GFA的影响, 结果表明, 高B含量Fe-B非晶合金中加入适量Zr能够促进玻璃态转变, 三元Fe-B-Zr非晶合金中加入少量Nb能够有效地提高其GFA, 多元化是促进非晶合金玻璃态转变和提高其GFA的有效方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热压过程中MoSi2与B4C的反应研究
李建林; 江东亮; 谭寿洪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34-637 .  
摘要   PDF (378KB)
本文研究了在热压过程中MoSi2与B4C的反应, 结果表明, 在1600℃时, MoSi2与B4C发生反应, 当B4C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 室温下存在四种相, Mo2B5, MoSi2, SiC, Si, 其反应生成物可以通过Mo-Si-B相图来推断.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铝合金微弧氧化膜与基体界面区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
薛文斌; 邓志威; 陈如意; 张通和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38-642 .  
摘要   PDF (527KB)
用显微力学探针和维氏显微硬度计测定了LY12CZ铝合金微弧氧化膜与基体界面区的显微硬度H和弹性模量E分布, 并分析了引起界两侧力学性能差异的原因, 结果显示, 界面两侧H和E值相差较大, 因界面附近, H, E值从界面到膜内部是逐渐增加, 界面附近铝合金基体上无明显硬化区, 基体未发生重熔, 而界面另一侧氧化膜则重熔过, 氧化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布同膜的重熔有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刀片间界面Co相的研究
匡同春; 白晓军; 成晓玲; 刘正义; 邱万奇; 薛新民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43-647 .  
摘要   PDF (541KB)
采用SEM和TEM对CVD金刚石膜/YG8硬质合金刀片的界面结合起来, 界面Co相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CVD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刀片的界面结合类型主要机械结合, 界面除了石墨碳外, 局部区域还可观察到Co粒子, Co粒子上的生长物是微晶石墨和六方金刚石的混合物, 且Co粒子与其上的生长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HFCVD生长金刚石薄膜中气体状态参数空间场模拟计算
宋贵宏; 孙超; 黄荣芳; 闻立时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48-653 .  
摘要   PDF (358KB)
本文对HFCVD过程中的气体状态参数空间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 气体的温度, 体密度, 速度和质量流密度场是空间位置的函数, 在合适的位置, 可获得均匀的温度和质量流密度, 这些结果可为制备大面积均匀金刚石薄膜时工艺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不锈钢表面沉积SiC作为氢渗透阻挡层的研究
王佩璇; 王宇; 史宝贵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54-658 .  
摘要   PDF (341KB)
在316L不锈钢片表面上用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和溅射沉积加上离子注入方法制备Si-C薄膜, 测量氚通过钢片的渗透率, 并用XPS, AES, XRD及TEM等分析薄膜的成分和结构, 结果表明, 改性膜使不锈钢的氚渗透降低近5个数量级, 随着制备条件的汪同, 膜中的C/Si原子比不同, 用双靶(Si, C)加C离子轰击的IBAD方法可得到的较高的C/Si比.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反应热压法制备TiB2/AlN复合陶瓷
曾照强; 陈英杰; 吴崇隽; 胡晓清; 苗赫濯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59-662 .  
摘要   PDF (389KB)
本文报道了以TiN, Al和BN为原料通过反应热压法制备TiB2/AlN复合陶瓷实验结果, 对该反应的热力学过程, 产物的物相, 微观结构与形貌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结果表明, 原料在800℃左右开始反应,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越完全, 1700℃左右完全反应, 通过SEM观察发现, 生成的TiB2/AlN复合陶瓷具有很高的致密度, 晶粒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 通过反应得到的AlN晶粒具有大量的层状和孪晶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a对Al2O3(P)/Al-Si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
吴树森; 黄乃瑜; 安萍; 吴广忠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63-667 .  
摘要   PDF (637KB)
本文利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了Al2O3/Al-Si复合材料溶液中添加微量Ca对基体组织及Al2O3颗粒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Ca能够细化, Al-Si合金基体的共晶Si, 但Sr变质时添加Ca, Ca对Sr的共晶Si细化能力具有阻碍作用, Al-Si-Sr-Ca中Ca的变质阻碍作用可能是因为生成Ca-Sr-Si金属间化合物消耗了溶液中的Sr, 单独添加Ca或Sr时, Al2O3颗粒部被凝固界面所排斥和推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黄岳山; 蒙继龙; 吴效明
金属学报. 1999, 35 (6): 668-672 .  
摘要   PDF (538KB)
本文对液体浸渗法制备的(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界面反应进行了研究, 采用化学反应涂层处理的方法, 在Al2O3-Sio2短纤维表面涂覆一层非晶态的SiO2, 从而改变纤维与基体的结合方式, 使界面由溶解结合转变为反应结合, 并产生了MgAl2O4界面反应相, MgAl2O3相的大小和分布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