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17年, 第5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2-22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10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钢加热制度研究
惠亚军,潘辉,李文远,刘锟,陈斌,崔阳
金属学报. 2017, 53 (2): 129-139.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237
摘要   HTML   PDF (5484KB)

采用OM、TEM和EDS分析技术,研究了10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钢在不同加热温度下保温不同时间时奥氏体晶粒粗化行为与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溶解行为。结果表明,铸坯中存在尺寸与形状明显不同的3类析出物:尺寸大于1 μm的方形TiN粒子;尺寸在500 nm以下的球形、椭球形或方形Nb、Ti复合析出物;少量方形或椭球形TiS或Ti(C, S)析出物。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呈现出单调增大的趋势,当加热温度超过1200 ℃时奥氏体晶粒发生快速长大,而析出物数量不断减少、尺寸逐渐增大、Ti/Nb原子比逐渐升高,EDS显示均为Ti、Nb复合析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原始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呈抛物线规律长大,小尺寸的球形、椭球形的析出物逐渐溶解,大尺寸方形析出物数量逐渐增加且棱角变得模糊。综合考虑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b、Ti微合金元素的固溶行为和奥氏体晶粒粗化行为的影响,10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钢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250 ℃和80 min较合适。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活性Ti表面电沉积Ni-CeO2复合镀层及其强韧性机理分析
周小卫,欧阳春,乔岩欣,沈以赴
金属学报. 2017, 53 (2): 140-152.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163
摘要   HTML   PDF (13413KB)

基于双脉冲电沉积技术在活性钛基(TA2)表面制备纳米晶Ni镀层。通过涂层附着力测试对比研究HF体系和DMF改良型活化液对TA2基体与表面镀层界面结合力的影响;借助TEM、FESEM和XRD等表征技术探讨添加纳米CeO2粒子前后对纳米电沉积层中Ni晶织构生长的影响;通过对纳米压痕及不同载荷下“十字交叉”型环形硬度压痕特征观察,分析复合CeO2粒子对Ni镀层表面强韧性的影响机制; 进一步探讨在高速干摩擦条件下复合CeO2粒子对Ni镀层抗磨损的作用。结果表明:在45+80 kHz交变频率超声振荡条件下,电解液中的活性CeO2粒子能有效吸附在优先生长Ni晶尖端,同时降低了Ni晶生长Gibbs自由能,并演变为Ni晶的催化形核中心来诱发异质形核; 纳米压痕测试表明:在500 g高载荷测试条件下,相对于纯Ni镀层试样的硬度压痕边缘的明显开裂和外拓迹象,Ni-CeO2复合镀层试样则表现为收敛性和连续完整的压痕边缘特征,显示出良好的强韧性。基于干摩擦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促使部分稀土CeO2相弥散或少量析出Ce溶质原子,具有对滑移的位错和晶界等缺陷产生钉扎拖拽作用,由此建立以Orowan位错绕过强化和位错塞积的机制模型;干摩擦过程促使部分富Ce磨损产物与NiO氧化膜机械混合来充当固体润滑剂,能起到良好的减摩作用,弥补了Ti表面耐磨性差等缺陷。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新型含Cu管线钢的微生物腐蚀行为研究
史显波,徐大可,闫茂成,严伟,单以银,杨柯
金属学报. 2017, 53 (2): 153-162.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143
摘要   HTML   PDF (7965KB)

通过对商用X80管线钢进行适当的Cu合金化功能性改进,制备出不同Cu含量(1.06Cu、1.46Cu、2.00Cu,质量分数,%)的新型管线钢。利用抗菌性能检测、电化学测试、腐蚀产物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方法研究了含Cu管线钢的抗菌性能和微生物腐蚀行为。研究表明,含Cu管线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以多边形铁素体为特征的1.0Cu管线钢能够保证在X80钢强韧性的水平下具有优异的抗微生物腐蚀性能。含Cu管线钢中富Cu相对抗微生物腐蚀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1.0Cu钢和X80钢的线性极化电阻RLPR在含有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土壤浸出液中浸泡2 d后均急剧下降,导致X80钢的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大于1.0Cu钢。显微观察表明,大量生物膜的生成导致在SRB环境中的X80钢的点蚀数量和最大点蚀坑深度均高于1.0Cu钢。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耐候钢表面氧化皮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
韩军科,严红,黄耀,周鲁军,杨善武
金属学报. 2017, 53 (2): 163-174.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140
摘要   HTML   PDF (12031KB)

采用XRD、电化学测量和扫描电子显微术研究了耐候钢在400~700 ℃不同时间、不同氧流量条件下形成的氧化皮的结构及其对随后的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发现氧化皮的主要组成为Fe3O4和Fe2O3。氧化皮的电阻远高于裸钢表面的氧化膜,并使样品的自腐蚀电位显著上升。氧化皮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疏松,内层致密,氧化皮的保护性主要来自内层。致密的氧化皮形成于500~600 ℃。延长等温时间有利于提高氧化皮的致密度。限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处理不利于氧化皮致密化。致密的氧化皮在腐蚀初期明显延缓了大气腐蚀进程,但在长期腐蚀过程中,反而使腐蚀进程有所加快。这些结果表明,致密的氧化皮在腐蚀过程中难以转化为腐蚀产物,保留于锈层中成为杂质和缺陷,促进了腐蚀。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Co-Ni二次硬化钢的设计准则与时效工艺分析
王晨充,张弛,杨志刚,苏杰,翁宇庆
金属学报. 2017, 53 (2): 175-182.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167
摘要   HTML   PDF (1790KB)

通过对已有高Co-Ni二次硬化钢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纳米级奥氏体层的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和纳米级M2C碳化物析出的强韧化机理,并根据AerMet100钢大量已有的实验数据,建立了综合考虑奥氏体相变摩尔体积增量、奥氏体层稳定性、奥氏体层厚度、奥氏体平衡含量、M2C尺寸、M2C平衡含量、成本控制等多个因素的设计准则。通过控制时效工艺,将高Co-Ni二次硬化钢中的M2C相尺寸控制在1~5 nm,奥氏体层厚度控制在10~20 nm。M2C和奥氏体的平衡含量被分别控制在19.5%和3.8%。根据设计准则分析了新型高Co-Ni二次硬化钢M54的时效工艺制度,模拟设计结果与显微组织实验观察结果基本吻合。设计得到的新型高Co-Ni二次硬化钢具有较好的强度(2021 MPa)和韧性(115 MPam1/2)。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u/Ni和Cu/Nb纳米多层膜的应变率敏感性
王尧,朱晓莹,刘贵民,杜军
金属学报. 2017, 53 (2): 183-191.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358
摘要   HTML   PDF (4995KB)

为研究调制周期和界面结构对纳米多层膜应变率敏感性的影响,采用电子束蒸发镀膜技术在Si基片上制备了不同周期(Λ=4 nm,12 nm,20 nm)的Cu/Ni纳米多层膜,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Si基片上制备了不同周期(Λ=5 nm,10 nm,20 nm)的Cu/Nb纳米多层膜。在真空条件下,对Cu/Ni纳米多层膜进行了温度分别为200和400 ℃、时间4 h的退火处理,对Cu/Nb纳米多层膜进行了温度分别为200、400和600 ℃,时间为4 h的退火处理。采用XRD和TEM表征了Cu/Ni和Cu/Nb纳米多层膜的结构,采用纳米压痕仪获取了不同加载应变率(0.005、0.01、0.05和0.2 s-1)下纳米多层膜的硬度。结果表明,应变率敏感性受到界面结构和晶粒尺寸的影响,非共格界面密度提高以及晶粒尺寸变大均可导致应变率敏感性下降。当周期变大时,Cu/Ni纳米多层膜的非共格界面密度提高,晶粒尺寸变大,应变率敏感性指数m减小;当周期变大时,Cu/Nb纳米多层膜的非共格界面密度下降,晶粒尺寸变大,m基本不变。随退火温度上升,Cu/Ni和Cu/Nb纳米多层膜应变率敏感性大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退火过程中非共格界面密度上升和晶粒长大共同引起的。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低压交流电脉冲下Al-7%Si合金晶粒细化机理研究
李宁,张蓉,张利民,邢辉,殷鹏飞,吴耀燕
金属学报. 2017, 53 (2): 192-200.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247
摘要   HTML   PDF (9883KB)

采用不同凝固阶段施加低压交流电脉冲以及在模具中嵌入不同直径金属网限制熔体对流的方法,研究了低压交流电脉冲细化Al-7%Si合金宏观凝固组织的机理。结果表明,低压交流电脉冲处理620 ℃以上的过热熔体以及在α-Al初生相生长后半阶段施加电脉冲均不会细化合金晶粒,晶粒细化主要发生在α-Al初生相形核阶段和生长前半阶段。金属网内外晶粒均得到了细化,但网外晶粒更细小,且网内微观组织为发达的树枝晶,网外为蔷薇状组织。低压交流电脉冲孕育效应及Joule热效应不会对Al-7%Si合金晶粒细化产生明显影响,合金晶粒细化主要是电磁力诱导的熔体流动引起晶核增殖和脉冲电流作用下形核动力学改变而引起形核率增加协同作用的结果。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热处理对钛合金表面激光原位合成高铌Ti-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高温抗氧化行为的影响
刘洪喜,李正学,张晓伟,谭军,蒋业华
金属学报. 2017, 53 (2): 201-210.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119
摘要   HTML   PDF (7254KB)

采用激光原位合成技术在BT3-1钛合金表面制备了高铌T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根据XRD谱分析涂层的物相结构,通过GSL-1600X型管式炉测试950 ℃循环氧化条件下热处理前后基材和涂层单位面积的氧化增重,绘制氧化动力学曲线,并据此比较涂层和基材的抗氧化性能。借助OM和SEM观察了氧化前后涂层的微观形貌,探讨了其高温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前的涂层主要由单质Nb、金属间化合物γ-TiAl、α2-Ti3Al和Ti3Al2等物相组成,热处理后的涂层,单质Nb固溶到γ-TiAl和α2-Ti3Al中,同时形成了新相Ti3AlNb0.3,涂层近似为γ-TiAl+α2-Ti3Al双相组织。热处理前涂层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介于线性规律和抛物线规律之间,其高温抗氧化性能比钛合金基材提高了2倍。热处理后涂层的氧化动力学曲线近似呈抛物线规律,且氧化速率小,其高温抗氧化性能比钛合金基材提高了20倍以上。950 ℃循环氧化条件下,涂层氧化层表面形成了连续致密的胶囊状氧化物,氧化层紧密粘附在未氧化涂层部分,氧化层对涂层起到了良好保护作用,而钛合金基材表面则形成疏松多孔的絮状氧化物,氧化层从基材处碎裂、剥落。Nb的合金化显著改善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Mg-5Al-xCa合金的热裂行为
王峰,董海阔,王志,毛萍莉,刘正
金属学报. 2017, 53 (2): 211-219.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353
摘要   HTML   PDF (6574KB)

在浇注温度700 ℃、模具温度200 ℃条件下,通过热裂曲线和凝固曲线测试以及OM、XRD、SEM等手段分析了Ca加入量对Mg-5Al-xCa (x=0.5、1.0、2.0、3.0、4.0、5.0,质量分数,%)合金热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加入量增加到4.0%时,合金的热裂敏感性随着Ca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Mg-5Al-4.0Ca合金的热裂敏感性最小,其热裂敏感性系数仅为0.824;Ca加入量增加到5.0%时,合金的热裂敏感性又出现上升,其热裂敏感性系数上升到0.96。加入适量的Ca会降低Mg-5Al-xCa合金凝固时α-Mg的析出温度,并抑制Mg17Al12相形成,缩小合金凝固温度范围,增加组织中的共晶含量,有利于合金凝固后期的补缩,从而降低合金的热裂敏感性。但加入过多的Ca会增加含Ca脆性相的数量,并使合金组织发生粗化,从而导致合金的热裂敏感性增加。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室温累积叠轧Mg/Al多层复合板材的界面表征
常海,郑明毅,甘为民
金属学报. 2017, 53 (2): 220-226.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168
摘要   HTML   PDF (6984KB)

通过室温累积叠轧技术制备了Mg/Al多层复合板材,借助SEM、EDS、TEM和同步辐射CT形貌观察等先进表征手段对累积叠轧Mg/Al金属复合板材界面结合进行表征,揭示累积叠轧Mg/Al金属复合板材界面宏观结合状态以及微观界面结构。结果表明,Mg/Al复合板材界面总体上结合良好,没有明显孔洞和开裂,但板材内部仍然存在一些孔洞和局部微小裂纹。3次循环后Mg/Al界面处形成了厚度为150 nm的Mg17Al12层。Mg和Mg17Al12之间存在一种确定的晶体学位相关系[11?1?]Mg17Al12//[12?10]Mg110Mg17Al12//(1?011?)Mg,而Mg17Al12和Al之间是否有位相关系并不明显。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u/Sn/Cu超声-TLP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刘积厚,赵洪运,李卓霖,宋晓国,董红杰,赵一璇,冯吉才
金属学报. 2017, 53 (2): 227-232.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232
摘要   HTML   PDF (3447KB)

利用超声波辅助过渡液相(超声-TLP)软钎焊工艺方法对Cu/Sn/Cu结构进行了钎焊实验,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全Cu-Sn金属间化合物接头,并研究了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TLP接头由15 μm厚的Cu6Sn5中间层和1 μm厚的Cu3Sn边界层构成。在超声波作用下,Cu6Sn5晶粒呈现小尺寸等轴状,80%的Cu6Sn5晶粒直径在5 μm以下。由细化的Cu6Sn5晶粒构成的接头表现出较均匀的力学性能,具有较稳定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为123 GPa和6.0 GPa;同时具有较高的互连强度,达到了60 MPa。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具有反常非晶形成能力的U-Cr二元合金
黄火根,徐宏扬,张鹏国,王英敏,柯海波,张培,刘天伟
金属学报. 2017, 53 (2): 233-238.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275
摘要   HTML   PDF (906KB)

基于共晶法则在U-Cr体系中深共晶点U81Cr19靠Cr一侧设计系列二元合金。在甩带条件下,合金形成单一的非晶相, 其初始晶化温度Tx接近700 K,约化晶化温度Trx接近0.6。U-Cr体系的强非晶形成能力不符合在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密堆角度上的预测,显示出一定的反常性,为进一步认识锕系非晶提供了潜在的基础模型体系。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热处理对连续点式锻压激光快速成形GH4169合金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席明哲,周玮,尚俊英,吕超,吴贞号,高士友
金属学报. 2017, 53 (2): 239-247.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356
摘要   HTML   PDF (8104KB)

研究了热处理对连续点式锻压激光快速成形GH4169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80STA热处理未能使连续点式锻压激光快速成形GH4169合金发生再结晶,合金的拉伸性能达不到锻件标准。经1020STA热处理后,合金发生完全再结晶,等轴晶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2.8 μm,Laves相未被完全固溶,合金的强度和塑性超过锻件标准。1050STA热处理合金的再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5.3 μm,Laves相完全固溶消失,与1020STA热处理合金相比,合金的强度下降而塑性上升,强度和塑性超过锻件标准。经1080STA热处理后,合金再结晶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程度明显增大,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23.6 μm,与1020STA和1050STA热处理合金相比,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都大幅度下降,仅与锻件标准相当。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SMA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
余滨杉,王社良,杨涛,樊禹江
金属学报. 2017, 53 (2): 248-256.   DOI: 10.11900/0412.1961.2016.00218
摘要   HTML   PDF (2217KB)

系统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丝(SMA)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点应力、耗能能力及等效阻尼比随材料直径、应变幅值、加载速率、加载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由于SMA唯象Brinson等常见本构模型无法以数学模型方式精确描述SMA各影响因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基于SMA实验结果,本工作采用BP神经网络智能算法(一种利用误差反向传播训练的神经网络算法)对其进行非线性建模,同时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元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进而获得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SMA 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SMA实验结果进行模拟,所得结果平均误差仅为1.13%,优于未优化的SMA 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SMA BP神经网络本构模型,能够精确地预测SMA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超弹性性能,避免由于初始权/阈值取值不当引起的BP网络振荡而产生不收敛的问题,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加/卸载速率的动态影响,是一种良好的速率相关型动力本构模型。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