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2001, Vol. 37 Issue (6): 561-566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锰硅系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中贝氏体精细结构的研究
张弛  方鸿生  杨志刚  白秉哲  张文征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引用本文:

张弛; 方鸿生; 杨志刚; 白秉哲; 张文征 . 锰硅系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中贝氏体精细结构的研究[J]. 金属学报, 2001, 37(6): 561-566 .

全文: PDF(191 KB)  
摘要: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学显微镜(OM)等分析手段对锰硅系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中贝氏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低碳锰硅钢中的贝氏体组织由亚片条、亚单元组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在贝氏体亚单元中发现有以残余奥氏体膜为分界面的精细结构的存在观测结果可用贝氏体相变的激发形核-台阶长大机制做合理解释.为锰硅系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的合金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和性能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贝氏体精细结构残余奥氏体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0-10-26     
ZTFLH:  TG113.1  
[1] Tomita T, Okawa T. Mater Set Eng, 1991; 7: 481
[2] Bhadeshia H K D H, Christian J W. Metall Trans, 1990;21A: 767
[3] Aaronson H I, Spanos G, Masamura R A, Vardiman R G,Moon D W, Menon ESK, Hall M G. Mater Sci Eng, 1995,32B: 107
[4] Fang H S, Wang J, Zheng Y K. Metall Trans, 1994; 25A:2001
[5] Fang H S, Zhang C. ACTA Metall Sin (English Leders),1999; 4. 315
[6] Fang H S, Bo X Z, Wang J J, Moter Trans JIM,1998; 39:1463
[1] 赵亚峰, 刘苏杰, 陈云, 马会, 马广财, 郭翼. 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韧性断裂过程中的夹杂物临界尺寸及孔洞生长[J]. 金属学报, 2023, 59(5): 611-622.
[2] 朱彬, 杨兰, 刘勇, 张宜生. 基于纳米压痕逆算法的热冲压马氏体/贝氏体双相组织的微观力学性能[J]. 金属学报, 2022, 58(2): 155-164.
[3] 朱东明, 何江里, 史根豪, 王青峰. 热输入对Q500qE钢模拟CGHAZ微观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2, 58(12): 1581-1588.
[4] 蒋中华, 杜军毅, 王培, 郑建能, 李殿中, 李依依. M-A岛高温回火转变产物对核电SA508-3钢冲击韧性影响机制[J]. 金属学报, 2021, 57(7): 891-902.
[5] 刘曼, 胡海江, 田俊羽, 徐光. 变形对超高强贝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1, 57(6): 749-756.
[6] 彭云,宋亮,赵琳,马成勇,赵海燕,田志凌. 先进钢铁材料焊接性研究进展[J]. 金属学报, 2020, 56(4): 601-618.
[7] 罗海文,沈国慧. 超高强高韧化钢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 金属学报, 2020, 56(4): 494-512.
[8] 王占花, 惠卫军, 谢志奇, 张永健, 赵晓丽. 回火对钒钛微合金化Mn-Cr系贝氏体型非调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0, 56(11): 1441-1451.
[9] 田亚强,田耕,郑小平,陈连生,徐勇,张士宏. 淬火配分贝氏体钢不同位置残余奥氏体C、Mn元素表征及其稳定性[J]. 金属学报, 2019, 55(3): 332-340.
[10] 邵成伟, 惠卫军, 张永健, 赵晓丽, 翁宇庆. 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塑性冷轧中锰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J]. 金属学报, 2019, 55(2): 191-201.
[11] 万响亮, 胡锋, 成林, 黄刚, 张国宏, 吴开明. 两步贝氏体转变对中碳微纳结构钢韧性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9, 55(12): 1503-1511.
[12] 潘栋, 赵宇光, 徐晓峰, 王艺橦, 江文强, 鞠虹. 高能瞬时电脉冲处理对42CrMo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8, 54(9): 1245-1252.
[13] 徐士新, 余伟, 李舒笳, 王坤, 孙齐松. 预变形温度对纳米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及组织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8, 54(8): 1113-1121.
[14] 武慧东, 宫本吾郎, 杨志刚, 张弛, 陈浩, 古原忠. Fe-1.5(3.0)%Si-0.4%C合金贝氏体不完全转变现象及伴随的渗碳体析出[J]. 金属学报, 2018, 54(3): 367-376.
[15] 胡小锋, 姜海昌, 赵明久, 闫德胜, 陆善平, 戎利建. 一种Fe-Cr-Ni-Mo高强高韧合金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J]. 金属学报, 2018, 54(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