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05年, 第4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5-07-11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淬火合金钢中的奥氏体稳定化
康沫狂; 朱明
金属学报. 2005, 41 (7): 673-679 .  
摘要   PDF (271KB)
研究了马氏体(M)和贝氏体(B)两相温度区等温淬火组 织中的奥氏体稳定化. 在一定等温时间内, 奥氏体稳定化程度, 即残余奥氏体量与等温 温度间的关系呈马鞍型曲线. 在实验钢中, 其谷底值低于用同冷却介质淬火组织中的AR, 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等温停留并不引起残余奥氏体量增多. 可利用马鞍型曲线 调整AR与M及B的含量配比, 获得无变形或强韧性配合最佳的准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 奥氏体稳定化 为热稳定化、化学稳定化、相致稳定化和宏观热应力稳定化诸机制的综合 作用. 马氏体临界点Mc点无特殊物理意义.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o41Ni32Al27-xSix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磁性转变
罗丰华; 及川胜成; 石田清仁
金属学报. 2005, 41 (7): 680-684 .  
摘要   PDF (271KB)
利用金相显微组织分析技术、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振动磁力计(VSM), 考察了 Co41Ni32Al27-xSix合金中Si元素含量 x对马氏体相变和铁磁性转变的影响, 用X射线衍射方 法分析马氏体相的结构类型. 增加x能够显著提高合金的 马氏体相变温度, 并且同时提高铁 磁性转变Curie点;在x<5的范围内, x增加1 可以造成马氏体相变温度提高50---60 K, 同 时Curie点提高大约10 K;马氏体相的晶体结构 仍然是L10型有序结构, 但是随着$x$的增加, 单胞体积减小. 讨论了马氏体相变温度和Curie点同时提高的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Bi-Mn合金片状初生MnBi相在强磁场中的凝固组织
李喜; 任忠鸣; 余建波; 王晖; 邓康
金属学报. 2005, 41 (7): 685-690 .  
摘要   PDF (405KB)
进行了强磁场下Bi-Mn合金的全熔和半固态实验, 研究了MnBi相在强磁场中的凝固行为。在10 T强磁场下从全熔态和Curie点以上半固态开始凝固的实验中,MnBi相在360℃左右逐渐形成片状相, 其短轴为易磁化轴;加磁场后易磁化轴转向磁场方向, 并沿磁场方向定向排列和聚合, 最终形成条状组织;片状相在强磁场的作用下有分裂趋势。结合晶体的磁各向异性和生长各向异性的特点, 从磁化理论和晶体学出发,分析了Bi--Mn合金初生MnBi相在磁场中的凝固行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g-Ti二元系在980, 1100和1200℃下的相平衡测量
傅晓亮; 李长荣; 李梅; 张维敬
金属学报. 2005, 41 (7): 691-694 .  
摘要   PDF (204KB)
使用纯Ti粉和纯Ag块压制紧密接触的Ag--Ti二元扩散偶, 在980, 1100和1200℃下分别进行退火处理。通过金相观察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对退火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相分析和成分测定, 从而获得了相应温度下的Ag--Ti二元体系的相平衡关系和共轭平衡成分。特别是针对液相、(Ti)相和(TiAg)中间相, 将实验所得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评估数据进行了比较。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相场法预测低铝合金Ni75AlxV25-x的早期沉淀过程
侯华; 赵宇宏; 陈铮; 徐宏
金属学报. 2005, 41 (7): 695-702 .  
摘要   PDF (534KB)
采用微观相场模型, 通过分析原子图像、有序相内序参数分布及有序相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在原子尺度对低Al浓度Ni75AlxV25-x合金的早期沉淀动力学进行了计算机预测。研究发现该合金沉淀过程中, 析出D022结构的(Ni3V)相和L12结构的Ni3Al相, 二者构成伪二元系;相先于相析出, 相的沉淀机制为等成分有序化+失稳分解, 相在相的相界处非经典形核,二者均先形成非化学计量比有序相,之后向化学计量比有序相转变;随Al浓度增加,相析出变慢, 所占比例减少, 而相反之, 析出越来越早且所占比例增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晶Nb的纳米压痕研究
王明光; 周志敏; 张彩碚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03-707 .  
摘要   PDF (183KB)
晶界硬化和滑移越过晶界传播的机制是材料变形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纳米压痕技术是研究滑移与晶界关系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了多晶Nb晶界附近的变形行为, 结果表明, 当压痕打在一些晶界附近时,诱导了一种位移突变现象即晶界pop--in现象。与对应于材料初始塑性的pop--in不同,这种晶界pop--in现象与晶界二侧晶粒取向差密切相关。晶界pop--in与晶界附近硬度的变化无明显关联。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应力和电场单独或耦合作用下PZT--5H卸载压痕裂纹的扩展
赵显武; 褚武扬; 宿彦京; 高克玮; 乔利杰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08-712 .  
摘要   PDF (140KB)
研究了不同极化状态下PZT--5H 铁电陶瓷压痕裂纹在应力和电场单独作用以及耦合作用下的扩展行为。结果表明, 压痕裂纹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力场强度因子近似等于断裂韧性。对沿长度方向极化的试样, 正、负电场均能引起压痕裂纹的扩展, 但正电场的作用更大。电场和应力的耦合作用表现为对应力的线性叠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全片层BT18Y钛合金在相区固溶时的显微组织演化
杨义; 徐锋; 黄爱军; 李阁平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13-720 .  
摘要   PDF (719KB)
对BT18Y(Ti--6.9Al--3.6Zr--2.7Sn--0.7Mo--0.6Nb--0.21Si)钛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固溶处理, 利用OM, SEM和TEM观察了在+两相区固溶后的显微组织形貌, 发现连续的晶界相发生了球化, 一部分晶内初生片端部具有“叉形”结构。分析了球化的原因和“叉形”结构的形成机理:晶界相表面曲率不同造成的溶质浓度差异而引起的扩散是晶界相球化的根本原因, 不同晶界片的交接对球化有一定的贡献;晶内初生片的各个部位与相之间的相界面结构和界面能的不同是造成+相区固溶时片端“叉形”形貌的主要原因, 片端面与相之间为高界面能易移动的非共格界面, 在固溶时相容易在该处向片内生长形成片, 与之对应的片便出现了“叉形”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不锈钢在循环扭转载荷下近门槛值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于慧臣; 张岩基; 孙燕国; 谢世殊; 田中启介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21-726 .  
摘要   PDF (336KB)
研究了带环状预裂纹不锈钢圆棒试样在循环扭转载荷下、门槛值附近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用应力强度因子表征了裂纹扩展开始的门槛值。随着裂纹的扩展, 裂纹扩展速率由于裂纹面的滑移接触而减小。通过外插裂纹扩展速率与裂纹长度之间的关系, 可近似得到裂纹长度为零时无裂纹面滑移接触影响的裂纹扩展速率。施加的应力强度因子范围可分解为推动裂纹扩展的有效值和由于裂纹面的滑移接触而屏蔽掉的两部分。预测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断裂极限, 预测值和实验值相当一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Cu合金中PLC效应时域和空域行为的实验研究
江慧丰; 张青川; 蒋震宇; 伍小平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27-732 .  
摘要   PDF (227KB)
在不同拉伸应变速率下, 得到了Al--Cu合金中PLC(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在时域上的三类“锯齿形”应力--时间曲线,比较并研究了三种曲线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定性解释。与之相对应, 观察并分析了PLC效应空域上三种类型PLC变形带的空间传播特性.针对3 mm厚的试件, 探讨了在不同拉伸应变率下,类型 A和B的PLC变形带的传播速率随变形过程的演化;得到了在相同应变下, 变形带的传播速率和加载应变速率之间的幂律关系。同时, 还将时域上的“锯齿形”应力--时间曲线与空域上的带的传播位置-时间曲线相对应, 得到了PLC效应发生时宏观上时域和空域之间的关系。另外, 还讨论了试件厚度对PLC变形带的空间相关性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r-Al(Cr)2O3金属陶瓷的燃烧合成与致密化
潘冶; 张传; 张衍诚; 孙国雄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33-737 .  
摘要   PDF (400KB)
采用燃烧合成法, 通过调整反应体系成分并控制凝固过程, 成功制备了金属Cr相分布均匀、尺寸可达亚微米级的Cr--Al(Cr)2O3金属陶瓷。研究了聚合物及体系成分对金属陶瓷微观组织和燃烧合成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聚合物显著降低了Al-Cr2O3-Al2O3体系的引燃温度, 缩短了引燃时间, 并改善了Cr颗粒在陶瓷基体上的分布均匀性。加入稀释剂Al2O3以及Cr2O3过量可细化Cr颗粒, 使Al2O3基体变为Al2O3和Al(Cr)2O3。对燃烧合成熔体施加较低的压力, 获得了致密的Cr--Al(Cr)2O3金属陶瓷, 解决了燃烧合成致密化的问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量Cr对Cu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刘兵; 柳林; 孙民; 邱春雷; 谌祺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38-742 .  
摘要   PDF (244KB)
XRD, DSC和DTA分析测试表明,微量Cr有利于提高块体非晶合金(Cu47Zr11Ti34Ni8)100-xCrx (x=0, 0.5, 1)非晶形成能力。室温动电位极化法对该合金在1 mol/L HCl溶液、3% NaCl溶液和6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表明, 非晶合金存在自钝化现象,随Cr含量增加, 非晶合金的钝化区宽度显著增大, 维钝电流密度降低,耐蚀性能增强。含微量Cr的Cu基块体非晶合金比不含Cr的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且远远优于不锈钢1Cr18Ni9Ti的抗腐蚀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低熔点Sn--Zn--Bi无铅钎料的组织和性能
周健; 孙扬善; 薛烽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43-749 .  
摘要   PDF (386KB)
研究了Sn--Zn--Bi钎料的组织、相变及润湿性.在Sn--9Zn二元共晶的基础上加入质量分数为(2---10)%的Bi,合金结晶过程中形成富Zn的初生相。这导致合金的结晶温度降低, 也标志着熔点的降低, 但熔程扩大. 在加Bi基础上, 适当降低Zn的含量则可以缩小熔程, 且熔点无明显变化。Bi的加入明显改善了Si--Zn系钎料的润湿性, 提高了钎料在Cu基底上的铺展面积,缩短了润湿时间。钎料中Zn原子向Cu基底的扩散而形成扩散反应层,导致钎料熔体Cu界面能的下降。因此, 钎料中Zn含量提高, 其在Cu基底上的铺展面积增大, 润湿力提高。而由于扩散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导致润湿时间延长。因此,必须合理控制Zn的含量以获得铺展性与润湿时间的良好匹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原位生成Al2O3增强Al-4Mg基复合材料中的Al2O3/Al位向关系
欧阳柳章; 罗承萍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50-754 .  
摘要   PDF (209KB)
综合搅拌铸造法和原位反应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Al-4Mg基复合材料,并对制备的Al-4Mg基复合材料进行了透射电镜(TEM)观察分析,发现Al2O3/Al之间不存在固定的位向关系。但存在如下优先的位向关系:( )Al2O3//(111) Al,[ ]Al2O3//[ ] Al,[ ]Al2O3//[ ] Al。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u--Sn合金急冷箔储能焊接头的形貌特征与形成机制
翟秋亚; 徐锦锋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55-758 .  
摘要   PDF (205KB)
应用自制的微型电容储能电阻焊机研究了快速凝固Cu--20%Sn包晶合金的储能焊连接行为及接头组织特征。微型接头由熔核区、半熔化区及热影响区组成,熔核为以细密--Cu5.6Sn等轴晶为主相的快速凝固组织, 熔合区宽度仅2.0---3.0 m,热影响区组织未发生明显变化, 储能焊接头组织与快速凝固箔材一致性好。在电极压力及电磁力的共同作用下,过冷熔核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液相流动, 形成以加压电极为对称轴向四周辐射, 并以结合面为对称面, 向侧面延伸的弯曲流线。气孔是快速凝固Cu--Sn合金储能焊接头主要的焊接缺陷。随电极压力的增大, 气泡半径急剧减小, 当电极压力大于1.0 MPa时, 该减小趋势趋于缓和。液相流动促进气泡的碰撞、合并及迁移是气孔沿熔核周边分布的主要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半固态AlSi6Mg2铝合金的稳态流变性能
周志华; 毛卫民; 刘政; 徐俊; 石力开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59-762 .  
摘要   PDF (144KB)
利用Couette型同轴双桶流变仪研究了半固态AlSi6Mg2铝合金浆料的等温稳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半固态AlSi6Mg2合金的稳态表观粘度随着固相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当固相分数达到某一临界值后表观粘度迅速增加;半固态AlSi6Mg2合金稳态表观粘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 并且随着剪切速率增加, 表观粘度急剧增加, 所对应的临界固相分数也随着增加;半固态AlSi6Mg2合金稳态表观粘度 与固相分数 和剪切速率 之间的模型方程为:a =78.6 exp(6.17 fs)-1.36。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草酸浸蚀对氧化物阳极形貌及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初立英; 许立坤; 吴连波; 王廷勇; 王均涛; 陈光章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63-768 .  
摘要   PDF (500KB)
钛基体涂覆铱钽氧化物阳极制备过程中对基体喷砂并进行不同时间的草酸浸蚀。环境扫描电镜、析氧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 草酸对钛基体的腐蚀速度及涂层载量(Ir含量)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经过适当时间酸蚀处理后的基体上制备的氧化物阳极均匀致密, 其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大, 析氧电催化活性提高, 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锌粒形态对富Zn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谢德明; 童少平; 冯海; 张鉴清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69-774 .  
摘要   PDF (500KB)
针对粘合剂种类、Zn粒形状和涂层厚度的协同作用,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富Zn涂层在3.5%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富Zn涂层的EIS谱有两个时间常数, 其中,锌的电子转移反应发生在低频段, 而高频段则体现聚合物和Zn表面氧化层的介电性质。根据等效电路及其元件参数解释了钢铁/富Zn涂层盐水体系的EIS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鳞片锌消耗速度太快以至于鳞片富Zn涂层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就失去了阴极保护作用, 随后形成了稍微致密的屏蔽阻挡层。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纳米压痕法测量Sn--Ag--Cu无铅钎料BGA焊点的力学性能参数
王凤江; 钱乙余; 马鑫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75-779 .  
摘要   PDF (230KB)
对Sn--3.0Ag--0.5Cu无铅体钎料和Sn--4.0Ag--0.5Cu无铅钎料BGA(ball grid array)焊点进行了Berkovich纳米压痕法实验,通过改变不同的加载速率研究了钎料的蠕变特征。钎料压痕载荷-位移曲线蠕变部分表现出了明显的加载速率相关性。基于Oliver--Pharrr法确定的体钎料和BGA焊点的Young's模量分别为9.3和20 GPa.基于压痕做功概念确定的体钎料和BGA焊点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分别为0.1111和0.0574。钎料的力学性能有着明显的尺寸效应。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可调拘束实验测量的焊接凝固裂纹阻力曲线的有限元法修正
董志波; 魏艳红; 刘仁培
金属学报. 2005, 41 (7): 780-784 .  
摘要   PDF (254KB)
利用有限元法对横向可调拘束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不同弯曲应变条件下熔池尾部的局部应变, 结果表明:在进行可调拘束实验过程中,焊接熔池尾部确实存在应变集中, 从而对实验测得的平均应变即材料凝固裂纹阻力进行了修正。此外,将横向可调拘束实验模拟得到的局部应变与采用高速摄影和可调拘束相结合测量得到的局部应变进行了对比, 能够较好的吻合。同时, 计算了不锈钢SUS310焊接凝固裂纹驱动力, 并与修正后的阻力曲线进行比较,预测了凝固裂纹敏感性, 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说明利用横向可调拘束实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定量预测焊接凝固裂纹。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