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2001, Vol. 37 Issue (2): 165-170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冲击载荷下应变诱导高锰钢表层组织纳米化机制
许云华  陈渝眉  熊建龙  朱金华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9
引用本文:

许云华; 陈渝眉; 熊建龙; 朱金华 . 冲击载荷下应变诱导高锰钢表层组织纳米化机制[J]. 金属学报, 2001, 37(2): 165-170 .

全文: PDF(217 KB)  
摘要: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对高能冲击接触加载下高锰钢摩擦表面塑变诱导纳米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接触加载下,高锰钢冲击接触表面由纳米尺度奥氏体与非晶组成;位错反应和重组以及高密度孪晶在奥氏体纳米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微小孪晶与层错之间或层错与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晶体向非晶转变随着非晶数量增加,纳米晶尺度减小.
关键词 冲击载荷高锰钢应变诱导纳米晶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0-04-06     
ZTFLH:  TG142.72  
[1] Fujita H, Ueda S. Acta Metall, 1972; 20: 759
[2] Dash J, Oue H M. Acta Metall, 1963; 11: 1169
[3] Remy L. Metall Trans, 1977; A8: 253
[4] White C H. Honeycombe R W K. J Iron Steel Inst, 1962;200: 457
[5] Roberts W N. TMS-AIME, 1964; 230: 372
[6] Raghaan K S, Sastri A S, Mareinkowski M J. TMS-AIME,1969; 245: 1569
[7] Wang Z C. Iron Steel, 1994; 6(1): 77(王兆昌. 钢铁研究学报, 1994; 6(1): 77)
[8] Dastur Y N, Leslie W C. Metall Trans, 1981; A12: 749
[9] Shi D K. Acta Metall Sin, 1989; 25(6): B282(石德珂. 金属学报, 1989; 25: B282)
[10] Zhu L F, Li S T, Liu Y X. Sci Chin, 1997; E27: 193(朱瑞富, 李士同, 刘玉先. 中国科学, 1997; E27: 193)
[11] Xu Y H, Zhu J H, Wang F Z. Hot Work Technol, 1999;(1): 3(许云华, 朱金华, 王发展. 热加工工艺, 1999; (1): 3)
[12] Herlmann P, Clark W A T, Rigney D A. Acta Metall,1983; 31: 1293
[13] Liu G, Lu J, Lu K. Mater SciEng, 2000; A286: 91
[14] Wu Y Q, Xu Y B. J Mater Res, 1999; 14: 682
[15] Li Z C, Shan Z W, Wu Y Q, He L L, Xu Y B. Acta MetallSin, 2000; 36: 337(李志成, 单智伟, 吴亚桥, 贺连龙, 徐永波. 金属学报, 2000;36: 337)I
[1] 王玉, 胡斌, 刘星毅, 张浩, 张灏云, 官志强, 罗海文. 退火温度对含Nb高锰钢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1, 57(12): 1588-1594.
[2] 王世宏,李健,葛昕,柴锋,罗小兵,杨才福,苏航. γ/ε双相Fe-19Mn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加工硬化行为[J]. 金属学报, 2020, 56(3): 311-320.
[3] 李冬冬, 钱立和, 刘帅, 孟江英, 张福成. Mn含量对Fe-Mn-C孪生诱发塑性钢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8, 54(12): 1777-1784.
[4] 朱恺, 伍翠兰, 谢盼, 韩梅, 刘元瑞, 张香阁, 陈江华. 奥氏体/铁素体层状条带结构高锰钢的微观组织及其性能[J]. 金属学报, 2018, 54(10): 1387-1398.
[5] 王丽娜,杨平,毛卫民. 高锰TRIP钢高速拉伸时的马氏体转变行为分析*[J]. 金属学报, 2016, 52(9): 1045-1052.
[6] 陈燕, 伍翠兰, 谢盼, 陈汪林, 肖辉, 陈江华. 机械磨擦制备的Fe-20Mn-3Al-3Si钢表面相变强化层*[J]. 金属学报, 2014, 50(4): 423-430.
[7] 杨平 鲁法云 孟 利 崔凤娥. 高锰TRIP/TWIP钢压缩过程晶体学行为的EBSD分析 I. 相变特点、孪生及奥氏体取向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0, 46(6): 657-665.
[8] 杨平 鲁法云 孟 利 崔凤娥. 高锰TRIP/TWIP钢压缩过程晶体学行为的EBSD分析 II. 马氏体内取向差、取向变化及奥氏体取向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0, 46(6): 666-673.
[9] 杨平 鲁法云 孟利 毛卫民. EBSD研究高Mn TRIP钢伪线织构[J]. 金属学报, 2009, 45(12): 1409-1413.
[10] 张福成; 张继明 . 不锈钢与高锰钢闪光焊接熔合区组织[J]. 金属学报, 2001, 37(7): 713-716 .
[11] 吕宇鹏; 李士同; 陈方生; 朱瑞富; 雷廷权 . 变质超高锰钢的冲击磨料磨损行为研究[J]. 金属学报, 1999, 35(6): 581-584 .
[12] 李明山;赵士达;史国顺. 高锰钢爆炸硬化的微观机制[J]. 金属学报, 1990, 26(6):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