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2003, Vol. 39 Issue (9): 932-937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流动控制结晶器内磁场和吹氩对夹杂物粒子群运动的影响
李宝宽 霍慧芳 栾叶君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热能工程系; 沈阳 110004
引用本文:

李宝宽; 霍慧芳; 栾叶君 . 流动控制结晶器内磁场和吹氩对夹杂物粒子群运动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03, 39(9): 932-937 .

全文: PDF(263 KB)  
摘要: 利用数学模型求解包含电磁力项的Navier-Stokes 方程得到流场的速度分布,以流场为基础,建立夹杂物粒子群运动的计算模型.利用水模型实验检验单一球体运动轨迹的计算结果.没有磁场作用时,所有粒子分两组分别进入上下回旋区作螺旋线运动,部分粒子在回流区内作螺旋线运动后又进入水口射流区,然后再进入反向回流区.处于上部回流区的夹杂物具有去除的可能性.吹入氩气能增加夹杂物粒子进入上部回流区的机会,从而提高夹杂物粒子的去除率.施加磁场后,夹杂物粒子的螺旋运动消失,同时粒子的运动速度明显降低.吹入氩气和施加磁场两者均能有效地控制夹杂物粒子群的运动.
关键词 结晶器夹杂物吹氩磁场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2-11-04     
ZTFLH:  TF769  
[1] HoY H, Hwang W S. ISIJ Int, 1996; 36: 1030
[2] Thomas B G, Huang X. 76th Steelmaking Conf Proc, War-rendale: Iron and Steel Society, 1993: 273
[3] Thomas B G, Denissv A, Bai Hua. 80th Steelmaking Conf Proc, Chicago: Iron and Steel Society, 1997: 375
[4] Gardin P, Domgin J F, Anderhuber M, Galpin J M, Lamant J Y. The 3rd Int Symp on Electromagnetic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Nagoya, Japan, 2000: 422
[5] Cho M J, Kim S J, Kim I C, Kim J K, Cha D W, Park J H. The 3rd Int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Nagoya, Japan, 2000: 176
[6] Sterl A J. Fluid Mech, 1990; 216: 161
[7] Hinze J O. Turbul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5: 463
[8] Li B K, Okane T, Umeda T. Metall Mater Trans, 2000; 31B: 1491
[1] 陈润农, 李昭东, 曹燕光, 张启富, 李晓刚. 9%Cr合金钢在含Cl环境中的初期腐蚀行为及局部腐蚀起源[J]. 金属学报, 2023, 59(7): 926-938.
[2] 张月鑫, 王举金, 杨文, 张立峰. 冷却速率对管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成分演变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3, 59(12): 1603-1612.
[3] 苏震奇, 张丛江, 袁笑坦, 胡兴金, 芦可可, 任维丽, 丁彪, 郑天祥, 沈喆, 钟云波, 王晖, 王秋良. 纵向静磁场下单晶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籽晶回熔界面杂晶的形成与演化[J]. 金属学报, 2023, 59(12): 1568-1580.
[4] 彭治强, 柳前, 郭东伟, 曾子航, 曹江海, 侯自兵.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连铸结晶器传热独立变化规律[J]. 金属学报, 2023, 59(10): 1389-1400.
[5] 孙阳庭, 李一唯, 吴文博, 蒋益明, 李劲. CaMg掺杂下夹杂物对C70S6非调质钢点蚀行为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2, 58(7): 895-904.
[6] 刘洁, 徐乐, 史超, 杨少朋, 何肖飞, 王毛球, 时捷. 稀土Ce对非调质钢中硫化物特征及微观组织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2, 58(3): 365-374.
[7] 原家华, 张秋红, 王金亮, 王灵禺, 王晨充, 徐伟. 磁场与晶粒尺寸协同作用对马氏体形核及变体选择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2, 58(12): 1570-1580.
[8] 刘中秋, 李宝宽, 肖丽俊, 干勇. 连铸结晶器内高温熔体多相流模型化研究进展[J]. 金属学报, 2022, 58(10): 1236-1252.
[9] 朱苗勇, 邓志银. 钢精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演变与控制[J]. 金属学报, 2022, 58(1): 28-44.
[10] 唐海燕, 刘锦文, 王凯民, 肖红, 李爱武, 张家泉. 连铸中间包加热技术及其冶金功能研究进展[J]. 金属学报, 2021, 57(10): 1229-1245.
[11] 栾晓圣, 梁志强, 赵文祥, 石贵红, 李宏伟, 刘心藜, 祝国荣, 王西彬. 45CrNiMoVA钢脉冲磁处理的强化机理[J]. 金属学报, 2021, 57(10): 1272-1280.
[12] 周红伟, 白凤梅, 杨磊, 陈艳, 方俊飞, 张立强, 衣海龙, 何宜柱. 1100 MPa级高强钢的低周疲劳行为[J]. 金属学报, 2020, 56(7): 937-948.
[13] 孙飞龙, 耿克, 俞峰, 罗海文. 超洁净轴承钢中夹杂物与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关系[J]. 金属学报, 2020, 56(5): 693-703.
[14] 任忠鸣,雷作胜,李传军,玄伟东,钟云波,李喜. 电磁冶金技术研究新进展[J]. 金属学报, 2020, 56(4): 583-600.
[15] 张新房, 闫龙格. 脉冲电流调控金属熔体中的非金属夹杂物[J]. 金属学报, 2020, 56(3): 25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