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2002, Vol. 38 Issue (11): 1181-1185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改性铸造Ni3Al基合金MX246组织与性能研究
冯涤  李尚平  骆合力  张春福  陈蓓京
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北京100081
引用本文:

冯涤; 李尚平; 骆合力; 张春福; 陈蓓京 . 改性铸造Ni3Al基合金MX246组织与性能研究[J]. 金属学报, 2002, 38(11): 1181-1185 .

全文: PDF(268 KB)  
摘要: 研究了合金元素W,Mo,Y和Hf对Ni3Al基金属间化合物MX246高温力学性能与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和Mo的加入有利于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的提高,成分为Ni-8.2Al-7.8Cr-0.1C-1Ti-0.5Hf-.05B-4Mo-2W-0.01Y(质量分数,%)的No.6合金的高温强度和持久性能远优于MX246合金,其1100℃/100 h氧化速率为0.0639 g/(m2@h),远低于MX246合金的0.2683 g/(m2@h),高温抗氧化性能的提高则主要归功于Y和Hf的作用.分析讨论了这些元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机制.优异的高温综合性能使研制的新型MX246合金在高温结构材料应用领域极具潜力.
关键词 Ni3Al合金元素高温性能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2-04-17     
ZTFLH:  TG132.32  
[1] Deevi S C, Sikka V K. Intermetallics, 1996; 4: 357
[2] Han Y F, Li S H, Yin K Q. J Iron Steel Res, 1997; 9: 17(韩雅芳,李孙华,殷克勤.钢铁研究学报,1997;9:17)
[3] Luo H L, Feng D, Ye W J, Chen B J, Zhang C F. Acta Metall Sin, 1995; 31: 426(骆合力,冯 涤,叶武俊,陈蓓京,张春福.金属学报,1995;31:426)
[4] Ye W J, Feng D, Han G W, Luo H L, Chen B J, Yin M. J Iron Steel Res, 1997; 9: 231(叶武俊,冯 涤,韩光炜,骆合力,张春福,陈蓓京,殷 明钢铁研究学报;1997;9:231)
[5] Xu C J, Zhou L B. Alloy-Steel and Superalloy.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ess, 1993: 173(许昌金,周鹿宾.合金钢与高温合金.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173)
[1] 张伟东, 崔宇, 刘莉, 王文泉, 刘叡, 李蕊, 王福会. 600℃ NaCl盐雾环境下GH4169合金的腐蚀行为[J]. 金属学报, 2023, 59(11): 1475-1486.
[2] 李亚敏, 张瑶瑶, 赵旺, 周生睿, 刘洪军. CuInconel 718合金Nb偏析影响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 金属学报, 2022, 58(2): 241-249.
[3] 李彦默, 郭小辉, 陈斌, 李培跃, 郭倩颖, 丁然, 余黎明, 苏宇, 李文亚. GH4169合金与S31042钢线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J]. 金属学报, 2021, 57(3): 363-374.
[4] 郭倩颖, 李彦默, 陈斌, 丁然, 余黎明, 刘永长. 高温时效处理对S31042耐热钢组织和蠕变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21, 57(1): 82-94.
[5] 宫声凯, 尚勇, 张继, 郭喜平, 林均品, 赵希宏. 我国典型金属间化合物基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 金属学报, 2019, 55(9): 1067-1076.
[6] 曹丽华, 陈胤伯, 史起源, 远杰, 刘志权. 合金元素对中温Sn-Ag-Cu焊料互连组织及剪切强度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9, 55(12): 1606-1614.
[7] 李彦默, 刘晨曦, 余黎明, 李会军, 王祖敏, 刘永长, 李文亚. 高温时效对S31042钢线性摩擦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8, 54(7): 981-990.
[8] 刘贤翠, 潘冶, 唐智骄, 何为桥, 陆韬. Al-Mn系合金的组织控制与高温性能研究[J]. 金属学报, 2017, 53(11): 1487-1494.
[9] 田家龙,李永灿,王威,严伟,单以银,姜周华,杨柯. 多相强化型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偏聚效应*[J]. 金属学报, 2016, 52(12): 1517-1526.
[10] 郭建亭,周兰章,田玉新,侯介山,李谷松. 合金元素Hf, Sn, Ta, Zr, Dy和Ho对Nb-Nb5Si3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5, 51(7): 815-827.
[11] 王学, 李勇, 任遥遥, 刘洪伟, 刘洪, 王伟. Laves相析出对P92钢合金元素再分布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4, 50(10): 1203-1209.
[12] 杨泽南,杨志刚,夏苑,张弛. 层片状珠光体组织奥氏体化速率的计算[J]. 金属学报, 2013, 49(7): 890-896.
[13] 段修刚 蔡庆伍 武会宾. Ti-Mo全铁素体基微合金高强钢纳米尺度析出相[J]. 金属学报, 2011, 47(2): 251-256.
[14] 李宝宽 代凤羽 齐凤升 杨冉. 双水口注流连铸复合钢坯结晶器流场和合金元素浓度场研究[J]. 金属学报, 2010, 46(6): 736-742.
[15] 蒋立武 李树索 邱自成 韩雅芳. 拉晶速率对Ni3Al基单晶合金IC6SX凝固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09, 45(5): 54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