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85年, 第2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85-06-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GH135合金的晶界沉淀相与冲击韧性和缺口敏感性的关系
郭建亭;张金岩;黄荣芳;陈桂云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106.  
摘要   PDF (2249KB)
采用不同温度进行中间热处理,以改变晶界沉淀相的类型、形态和数量。测定了室温和-196℃的冲击韧性。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冲击断口和断口萃取复型。结果表明,当晶界二次TiC沉淀很少或TiC以薄片状密集分布于晶界时,合金具有缺口敏感性;TiC或Laves相以较大而厚的片状沿晶析出,或以颗粒状分布于晶界时,合金无缺口敏感性. 晶界TiC沉淀很少或呈颗粒状分布时,合金冲击韧性高,呈穿晶韧性断裂;TiC或Laves相呈片状沿晶分布时,冲击值低,冲击试样断口表现为沿晶脆性断裂。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量Zr对Al-Zn-Mg合金沉淀过程和显微组织参数的影响
林肇琦;赵钢;孙贵经;杨胜坤
金属学报. 1985, 21 (6): 7-108.  
摘要   PDF (1980KB)

利用硬度计(HV)、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系统地研究了微量Zr(0.22%)对Al—5.0Zn-1.75Mg合金的沉淀过程、临界形核温度T′_c和显微组织参数的影响,并与Mn,Cr,Cu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Zr能明显提高再结晶温度和细化晶粒,但无提高T′_c的能力。低温时效(T_a≤160℃),Zr有抑制GBP、促进MPt长大和提高HV的作用;但高温时效(T_a≥180℃)又有促进这两种参数急剧长大和强烈降低HV的作用。在选定的时效条件下(120—200℃),含Zr合金的PFZ均比无Zr合金窄。文中还讨论了Zr对Al-Zn-Mg合金的作用机理问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钒对Fe-Si合金有序相分解和性能的影响
王世道;戴礼智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5-110.  
摘要   PDF (3042KB)
合金元素钒对含6.5wt-%Si的Fe-Si合金原子有序相分解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磁性分析、X射线衍射、电镜观察等,对钒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加入少量钒减弱了合金的有序相分解,改善了合金的塑性并提高磁性;在加入较多钒的合金中观察到A_2+DO_3有序相分解。用Fe-Si,Fe-V,V-Si三个二元合金的热力学数据分析讨论了钒在Fe-Si合金中有序相分解的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时效对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的影响
汪明朴;曹明盛
金属学报. 1985, 21 (6): 26-32.  
摘要   PDF (604KB)
本文用直流电阻法研究了时效对M_s点高于室温的工业纯Cu—Zn—Al合金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的影响。若该合金从高温无序β相区淬火后立即在马氏体状态充分时效,则热弹性马氏体会发生稳定化,在升降温的电阻—温度曲线上,马氏体不再呈现热弹性正逆转变的特征;若该合金淬火后立即在β_1状态(母相状态)时效,则随着β_1状态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马氏体的热弹性转变特性会逐步保持下来,其马氏体相变点和马氏体相对可逆转变量逐渐趋近一稳定值,在随后的热循环中它们变化很小.可以认为,马氏体态时效所引起马氏体的稳定化与马氏体的再有序化及过饱和空位的聚集等过程有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低碳Cr-Mo-V钢中碳化物组织及氢脆现象的观察
胡玉和;李凤亮
金属学报. 1985, 21 (6): 33-113.  
摘要   PDF (2588KB)
在低碳Cr-Mo-V钢中进行了不同方法的热处理以改变基体中碳化物组织的情况。热处理后作了显微观察、碳化物组成及定量金相测定和氢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化物的分布及形状对于低合金高强度钢的氢脆敏感性有明显的影响。无论是淬冷加回火还是空冷加回火处理,随着回火时间的增长,表观氢扩散系数均趋于增加,表明了钢中陷阱密度的下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镍基高温合金热腐蚀过程中内硫化-内氧化机制的探讨
朱日彰;左禹;郭曼玖
金属学报. 1985, 21 (6): 39-116.  
摘要   PDF (4031KB)
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硫酸钠沉积法研究了Ni-16Cr-2Nb变形合金在910—1020℃之间的热腐蚀过程。~(35)S自射线照相表明,硫优先沿晶界扩散,形成硫化物,硫化物随后发生氧化,释放出的硫能够沿晶界形成新的硫化物,也能够固溶到晶粒内部进行点阵扩散。合金的内硫化深度与热腐蚀增重之间无直接联系。这些实验结果为热腐蚀的硫化—氧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e对Fe-Cr合金氧化膜织构的作用
高怀荪;李碚
金属学报. 1985, 21 (6): 44-49.  
摘要   PDF (804KB)
用倒极图法研究了含0.3%Ce对Fe-Cr合金在高温下氧化膜(Cr_2O_3)择优取向的作用。加Ce的主要取向为(10110)⊥、(1014)⊥,(1126)⊥;不加的主要取向为(1014)⊥,(1126)⊥,(0112)⊥。 实验证明,Ce富聚于氧化膜和基体(α-Fe)的界面,起着增强和保持氧化膜择优取向的作用,从而改善合金的抗氧化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用再结晶法研究裂纹尖端的强应变区
杨秉宪
金属学报. 1985, 21 (6): 50-58.  
摘要   PDF (1083KB)
本文用再结晶法测定了中心裂纹拉伸试件裂纹尖端强应变区的塑性应变分布,求得了强应变区参数与J积分及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的定量关系,并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了计算。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用再结晶法研究三维弹塑性裂纹问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铝合金热法炼镁过程中某些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曹蓉江;李国勋;吴贤熙
金属学报. 1985, 21 (6): 59-64.  
摘要   PDF (465KB)
本文以含高Al(Al76%,Si18.9%,Fe5.1%)的Al-Si-Fe合金为还原剂,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法还原Mg实验,测定了Mg的蒸气压为lgp_(Mg)=-8853/T+10.58.与用Si-Fe还原剂相比,在相同的p_(Mg)下,还原温度可下降约200℃。 用Bonnier法和本实验所测定的数据计算了Al-Si-Fe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各组元的活度。结果表明,三元系中各组元活度均有负偏差,尤其Fe的偏差很大。另外,由以上所得的活度数据还计算了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热焓,分别为: lgK_[Al]=-18.40×10~4/T+117.2,ΔH=3529.5KJ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液态Ni-P,Ni-Zr-P系的表面张力及其对Al_2O_3的润湿性
王景唐;陈秋;于永田;李谷松
金属学报. 1985, 21 (6): 65-72.  
摘要   PDF (613KB)
利用卧滴法(Sessile drop method)测定了液态Ni-P和Ni-Zr-P合金的表面张力以及熔体与Al_2O_3的润湿性,并用AES测定了磷在上述合金表面层中沿深度的分布。结果表明,磷在液Ni中为表面活性元素,当Ni中有少量Zr存在时,促进磷更加明显地降低液Ni的表面张力,磷在液Ni表面的最大吸附值与AES实测值相近.Ni-P熔体对Al_2O_3的润湿性与磷的含量有关;当合金中含有少量Zr时,其润湿性降低。此外,还测定了镍基合金与Al_2O_3界面的表观剪切强度。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Na_2S_2O_3和CuSO_4与黄铜矿相互作用的研究
张文钲;赵镜
金属学报. 1985, 21 (6): 73-76.  
摘要   PDF (598KB)
用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Na_2S_2O_3和CuSO_4与黄铜矿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Na_2S_2O_3和CuSO_4反应产物呈化学吸附固着在黄铜矿表面,Na_2S_2O_3和CuSO_4可代替剧毒的氰化物作Mo及Cu-Mo矿石浮选时铜矿物的抑制剂。浮选研究表明,用这种抑制剂取得良好效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喷雾冷却传热研究
张克强;袁伟霞;蔡开科
金属学报. 1985, 21 (6): 77-82.  
摘要   PDF (402KB)
本文研究了喷雾水滴与高温物体表面之间的传热。试验测定了锥形喷嘴的冷态特性和水滴与高温表面的传热系数,讨论了影响传热系数因素,并得出了h∝W关系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火焰炉热工行为的研究
陆钟武
金属学报. 1985, 21 (6): 83-94.  
摘要   PDF (881KB)
与火焰炉热工有关的变量被划分为三类,即:(1)结构及操作参数;(2)热工过程参数;(3)生产指标,本文用解析法对以上三类变量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在几种典型情况下,将研究结果绘成图表,清楚地表明了火焰炉热工行为的特点。本文还用经验法研究了第(1)、(3)两类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生产性炉子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降低炉子燃料消耗的基本途径。所介绍的经验法是以现场生产数据为依据,不必使用测试工具,所以简单易行。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初期晶化对金属玻璃(Fe_(1-x)Co_x)_(78)Si_(10)B_(12)磁化强度的影响
陈笃行;马鸣图;宁太山
金属学报. 1985, 21 (6): 95-99.  
摘要   PDF (1085KB)
<正> 文献[1]曾对金属玻璃(Fe_(1-x)Co_x),_(78)Si_(10)B_(12)的晶化,作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指出初期晶化相为相应晶态Fe_(1-x)Co_x的室温平衡相.本工作将在验证这一结论的基础上,研究初期晶化对一定磁场强度下磁化强度(定场磁化)的影响。 一、样品和实验方法 成分为(Fe_(1-x)Co_x)_(78)Si_(10)B_(12)(x=0.1,0.5,0.7,1)的合金用单辊快淬法制成截面为~1×0.3mm的金属玻璃窄带,用示差扫描热分析法测定其晶化温度T_(cr)(升温速率10℃/min)分别为505,490,440和420℃.磁性试样在石英管式炉中依次进行退火,退火温度T_a=350-500℃,除了x=0.7的样品在T_a≥450℃退火10min外,T_a≤450℃退火20min,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非晶态CoP合金的磁矩
詹文山;沈保根;郭慧群;章志英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00-104.  
摘要   PDF (317KB)
非晶态Co_(100-x)P_x(x=13.9—27.7)合金用电解沉积法制备。用磁天平测量了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与温度的关系。给出了每个Co原子的平均磁矩随磷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的实验结果,用电荷转移模型和与Co原子最近邻的Co原子配位数的变化讨论了磷元素对Co的3d磁矩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学报 第21卷 A辑总目次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18-123.  
摘要   PDF (479KB)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学报 第21卷 A辑分类索引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24-129.  
摘要   PDF (490KB)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学报 第21卷 A辑作者索引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30-134.  
摘要   PDF (520KB)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学报 第21卷 B辑总目次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36-140.  
摘要   PDF (333KB)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学报 第21卷 B辑分类索引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41-145.  
摘要   PDF (337KB)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学报 第21卷 B辑作者索引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85, 21 (6): 146-150.  
摘要   PDF (365KB)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