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89年, 第2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89-05-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的塑性变形与γ′相中的位错结构
文矛;林栋梁
金属学报. 1989, 25 (5): 5-14.  
摘要   PDF (3653KB)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S Rene80在拉伸及蠕变时的位错亚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于760℃拉伸时,切割γ′粒子的是在{111}面上夹有APB的(1/2)〈110〉位错对。在不低于760℃拉伸时,切割γ′粒子的是在{111}面上夹有超点阵内禀层错(SISF)γ(1/3)〈112〉不全位错;这些不全位错在大应力的作用下于{111}面上将分解为一根(1/2)〈110〉螺位错和一根(1/6)〈112〉刃位错,并在其间夹有一个APB。在760℃,618MPa条件下蠕变时,切割γ′粒子的是在{111}面上夹有SISF的(1/3)〈112〉不全位错;这些不全位错此时不分解。与此同时,亦有(1/2)〈110〉位错对切割γ粒子。在980℃,190MPa条件下蠕变时,则无γ′粒子被切割的现象。在760℃,618MPa及980℃,190MPa条件下蠕变至第二阶段时,在γ/γ′界面上都形成了二维位错网络墙,墙上位错的攀移是合金形变的控制因素。第二阶段蠕变速率(ε)与立方γ′粒子的尺寸(α)和体积分数(V_f)的关系符合ε∝α/V_f~(2/3)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Ti-Ni-Fe合金的无公度相变和公度相变
饶建锡;马如璋;何豫生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5-18.  
摘要   PDF (372KB)
本文通过对Ti-Ni-Fe合金同时进行超声测量与电阻测量,证实降温过程的第一个声速谷主要是由驱动公度(R)相变的软模引起的,第二个声速谷归于驱动马氏体(M)相变的软模。确定了这种合金的公度相变的起始点R_s和结束点R_f。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Zr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相变的影响
肖继闯;方健能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9-24.  
摘要   PDF (1740KB)
采用示差扫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研究了Zr对Cu-Zn-Al合金高温相变、马氏体正逆转变以及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Zr0.35wt-%时,能有效地抑制α,γ相析出,促进β_2→DO_3→18RM转变。(M_s-M_f)及(A_s-A_f)温度区间较窄,马氏体相变激活能最低,马氏体变体间界面的可动性好,形状记忆效应最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速钢中贝氏体的二次硬化特征
俞学节;周天健
金属学报. 1989, 25 (5): 25-29.  
摘要   PDF (1920KB)
研究了6-5-4-2高速钢中贝氏体和马氏体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贝氏体比马氏体具有更高的二次硬化效应以及抗回火稳定性和冲击韧性。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马氏体在二次硬化峰温度范围回火时,有Fe_3C析出,而贝氏体铁素体和奥氏体中只析出弥散的MC和M_2C合金碳化物。这表明在贝氏体长大过程中存在合金元素的扩散。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2024系列铝合金粗大夹杂相的微观结构研究
王顺才;李春志;边为民;颜鸣皋
金属学报. 1989, 25 (5): 30-35.  
摘要   PDF (2649KB)
本文利用X射线能谱分析、会聚束电子衍射和常规电子衍射对2024系列铝合金粗大夹杂相的结构类型和成分进行了研究。所有夹杂相的合金元素均部分地被其它元素所取代,使粗大夹杂相的成分稍偏离于理想的三元化合物。粗大夹杂相中含量最多的是体心立方α-Al_(12)(FeMn)_3Si,空间群为Im 3,点阵常数α=1.25nm;其次是Cu_2FeAl_7,空间群为P4/mnc,点阵常数α=0.6336nm,c=1.487nm;还有少量的属简单立方的α-Al_(12)Fe_3Si,空间群为Pm 3,点阵常数α=1.27nm。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MB15镁合金的相组成及其微观形态
张少卿
金属学报. 1989, 25 (5): 36-41.  
摘要   PDF (2592KB)
研究了MB15镁合金的铸态和挤压型材的相组成及其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在铸态合金的晶界及富Zr,Zn核区存在Zn_2Zr_3相和MgZn_2相,前者为等宽条状,后者为不规则块状。此外,在晶内还有尺寸很小的粒状ZnZr_2相,在α-Mg固溶体中分散着极小的MgZn相。在挤压型材中,在富Zr,Zn条带区出现较大的颗粒Zn_2Zr_3相和众多弥散分布的ZrH_2相和MgZn_2相质点,它们起着阻碍再结晶的作用。170℃,10h时效导致在非条带区析出MgZn_3相。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低、中强度脉冲磁场回火对高速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许伯钧;谷南驹;阎殿然;殷福星
金属学报. 1989, 25 (5): 42-48.  
摘要   PDF (2259KB)
用自制的低、中强度脉冲磁场(25—100kA/m)热处理设备对高速钢的回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高速钢在脉冲磁场中回火可显著加速二次硬化过程,促进残余奥氏体转变,使回火时间缩短一半以上。X射线和电镜分析表明:脉冲磁场回火不仅使马氏体中合金碳化物的析出更加均匀弥散,而且使马氏体的正方度明显升高,从而赋于高速钢更高的硬度和红硬性。并经生产实际考核证明,经脉冲磁场回火的高速钢中心钻、丝锥和螺帽孔冲头的服役寿命平均提高40—140%。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碳钢和合金钢的循环滞回能实验研究
童小燕;王德俊;徐灏
金属学报. 1989, 25 (5): 49-53.  
摘要   PDF (414KB)
通过对4种碳钢和合金钢的低周疲劳实验,分析了它们的滞回能循环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确定了具有不同循环特性的滞回能数学描述,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疲劳失效的定义,建立了循环滞回能和总失效吸收能与失效寿命之间的实验关系式。讨论了疲劳损伤与滞回能之间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18Ni合金在弹性应力作用下再结晶诱发塑性现象
尹钟大;周永康
金属学报. 1989, 25 (5): 54-58.  
摘要   PDF (1235KB)
在研究18Ni(2450MPa级)马氏体时效钢循环相变超塑性的时候,发现了经40—70%冷轧后的试样,在弹性应力作用下加热过程中,产生再结晶诱发塑性(RIP)现象。本文通过该合金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的分析、动态应变特征曲线的唯象学分析、相变点的验证以及RIP过程的TEM观察,初步探讨了RIP现象的产生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表面层亚结构和残余应力对不锈钢和低碳钢疲劳强度的影响
谈育煦;任立平;李刚
金属学报. 1989, 25 (5): 59-64.  
摘要   PDF (1815KB)
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表面强化层内存在大量显微变形孪晶。变形孪晶不仅起到了组织强化的作用,而且还可防止表面残余应力在疲劳过程中逐渐衰减,使不锈钢弯曲疲劳强度维待在较高的水平。低碳钢表面强化层中的胞状位错组态在疲劳过程中稳定性较差,不能阻止表面残余应力的松弛,因此表面机械强化不能提高低碳钢的弯曲疲劳强度。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55SiMnMo钢的上贝氏体回火转变
廖玉炎;刘正义
金属学报. 1989, 25 (5): 65-68.  
摘要   PDF (1736KB)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示差扫描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55SiMnMo钢正火状态的回火转变。结果表明:在正火状态的上贝氏体中,铁素体片的平面平行于铁素体{110}_α,同时又是铁素体与奥氏体的共格界面,而且(110)_α//(111)_γ.350℃,1h和400℃,0.5h回火后,渗碳体片状生长,Fe_3C片平面平行于(100)。正火状态的富碳奥氏体的强化主要属于均匀固溶强化,而回火状态的奥氏体强化主要属于非均匀固溶强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速动形状记忆合金元件设计原理
林光明;陈兴元;张进修;王毓锐
金属学报. 1989, 25 (5): 69-71.  
摘要   PDF (255KB)
提出了评价速动双程形状记忆元件性能的主要参数,并说明了设计实用速动元件的原理和方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热浸Al-Si渗层的组织分析
李翠屏;刘兴志;田继丰;高允彦
金属学报. 1989, 25 (5): 72-75.  
摘要   PDF (977KB)
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方法对热浸Al-Si渗层的组织进行了化学成分和结构分析,探讨了形成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Zr的Ni_3Al合金中形成的低熔点富Zr相
张济山;唐亚俊;张静华;张志亚;于洋;李英敖;胡壮麒
金属学报. 1989, 25 (5): 76-78.  
摘要   PDF (1192KB)
在含Zr(1.2at-%)的Ni_3Al合金中发现了富Zr低熔点相Ni_5Zr。在1300℃均匀化退火时引起初熔,给粗大凝固组织的消除带来困难,限制了合金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锡基稀溶液中Ca和Mg的自身作用系数
刘焕明;杨祖磐;田彦文
金属学报. 1989, 25 (5): 79-84.  
摘要   PDF (451KB)
在1500℃下以金属Sn作熔剂,石墨作还原剂,采用相同组成熔渣与不同组成的锡合金在CO-Ar混合气体条件下,使反应达到平衡,测定了锡基稀溶液中Ca,Ti和Mg的自身和相互作用系数。指出在用此法测定熔渣中组元的活度时,忽略Sn中元素的自身作用系数,将带来较大误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相组成对1Cr18Ni9Ti微晶溅射层耐孔蚀性能的影响
刘大成;王福会;曹楚南;楼翰一
金属学报. 1989, 25 (5): 85-88.  
摘要   PDF (691KB)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得到纯bcc,bcc+fcc和纯fcc结构的一系列1Cr18Ni9Ti不锈钢微晶层。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这些微晶层的耐孔蚀性能。结果表明,单相bcc或单相fcc微晶溅射层比bcc+fcc双相微晶溅射层具有更好的耐孔蚀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三角Марков链在重选中的应用
王卫星;黄枢;陈荩
金属学报. 1989, 25 (5): 89-98.  
摘要   PDF (731KB)
本文将Bagnold剪切理论与Марков过程理论结合起来,研究溜槽类重选设备的分选机理,根据矿粒的理论转移概率,建立了分选指标与给矿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并进一步利用细粒人工混合矿在摇动溜槽上的分选结果,验证了所得的数学模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用相似理论研究重选分层理论的可能性探讨
魏德洲;孙玉波
金属学报. 1989, 25 (5): 99-106.  
摘要   PDF (669KB)
应用相似理论对分层过程进行了研究,导出了相似准数。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了两个可能的π方程,介绍了如何用π方程去预测选别结果或控制选别过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非晶态Se的玻璃转变
庞德兴;王景唐;丁炳哲;李智贤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07-110.  
摘要   PDF (418KB)
本文利用DSC差热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和正电子湮没试验,研究了硫系非晶态半导体Se的玻璃转变。结果表明,可用Mott等人提出的MDS模型和Kaster等人提出的换价理论对非晶Se的玻璃转变进行解释。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非晶态Fe_(1-x)(Si,B)_x合金的内禀磁性和磁各向异性
官可洪;王军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11-114.  
摘要   PDF (289KB)
非晶态Fe_(1-x)(Si,B)_x合金的磁矩和磁致伸缩随着Si和B含量的增多而缓慢降低,而Curie温度约在25%(Si+B)含量时呈现出最大值;Si与B的含量对磁各向异性并无明显影响,但表面条纹退磁效应对磁各向异性却有较大的影响。这些实验现象可以借助电子转移和非晶态合金的结构模型得到定性的解释。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r,Cu,Co对Fe-Si-B非晶合金磁致伸缩系数的影响
何正明;赵妙余;张玲芬;汪晓光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15-118.  
摘要   PDF (269KB)
本文报道了Fe_(80-x)Cr_xSi_5B_(15),Fe_(80-x)Cr_xC_5B_(15),Fe_(80-x)Cu_xSi_5B_(15)和(Fe_(1-x)Co_x)_(32)Cu_(0.4)Si_(4.4)B_(13.2)四系列非晶合金在室温下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随成分x的变化关系,讨论了C,Si,Cr,Cu,Co原子对磁致伸缩系数的影响。发现少量Cu,Co的加入大大提高了非晶合金的λs。特别是(Fe_(1-x)Co_x)_(82)Cu_(0.4)Si_(4.4)B_(13.2)系列中当x=0.02时峰值λs=70×10~(-6)。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55SiMnVB钢高温高速变形的流动应力研究
赵嘉蓉;杨节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19-123.  
摘要   PDF (364KB)
在分析钢铁材料变形机制的基础上,导出了一个新的描述材料流动应力的本构方程。用55SiMnVB钢在变形温度为900—1250℃、应变速度为1—100s~(-1)、真应变为0.08—0.8的条件下实测的流动应力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了实用的流动应力预报模型。该模型清晰地反映了热变形物理过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镍粉压坯烧结后期显微组织演变的定量体视学研究
刘国权;R.T.DeHoff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24-132.  
摘要   PDF (1293KB)
采用体视学方法系统地定量研究了纯镍粉末压坯烧结后期(V_v~s>0.90)显微组织的量度性和拓补性两类性质的变化规律,包括烧结前压制和提高压制压力对显微组织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Mo-La合金丝的表面偏析研究
胡德清;张兆祥;赵兴钰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33-138.  
摘要   PDF (490KB)
用Auger电子能谱仪研究了Mo-4wt-%La合金丝的表面偏析。结果表明,La由晶界向表面扩散。建立了晶界扩散模型,由晶界扩散动力学分析了La的表面偏析,推算出La的晶界扩散激活能E_a=1.6eV。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g-Pd-Gd三元系(Gd≤25at-%)部分相图
张康侯;陈藜莉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39-141.  
摘要   PDF (255KB)
采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分析方法研究了含0—25at.-%Gd的Ag-Pd-Gd三元系,作出了该体系部分相图的750℃等温截面和室温截面。发现在该二截面上都分别存在三个单相区、三个两相区和一个三相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Cu-Sb三元系相图410℃等温截面
陈荣贞;张汉兴;郑建宣;何汉平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42-143.  
摘要   PDF (157KB)
本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电子探针法测定了Al-Cu-Sb三元系相图的410℃等温截面。该截面由12个单相区、21个两相区和10个三相区构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超微粒子的组织结构研究
王淑荷;蔡瑜玲;安刚;闻立时;庄育智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44-146.  
摘要   PDF (1036KB)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辨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气相蒸发法所制备的Fe超微粒子的形态、组成、晶体结构和表面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超微粒子呈球形、直径大约20um,主要由心部的α-Fe和表面约4um厚的Fe_3O_4氧化物膜层所组成。并给出了超微粒子的高分辨点阵图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非晶态Pd-Y-Si合金的电子结构
骆梅青;陈念贻;俞志中;宁远涛;周新铭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47-148.  
摘要   PDF (177KB)
用光电子能谱及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Pd-Y-Si非晶态合金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在该体系中,Y向Si迁移电子并形成极性共价键,Y-Si极性共价键可能阻碍结晶时原子重排。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TiAl-V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变形行为
蒲忠杰;蔡其巩;朱静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49-151.  
摘要   PDF (632KB)
采用双剪切方法,研究了钒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变形行为的影响。发现钒能显著提高TiAl化合物低温塑性、降低韧脆转变温度,加钒的TiAl化合物的强度在700℃以下随温度提高而提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Y_2(Fe_(0.95)Al_(0.05))_(14)B的中子衍射研究
杨继廉;张百生;金兰;丁永凡;叶春堂;杨应昌;孙弘;孔麟书
金属学报. 1989, 25 (5): 152-154.  
摘要   PDF (226KB)
用中子衍射对永磁合金Y_2(Fe_(0.95)Al_(005))_(14)B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其仍为Nd_2Fe_(14)B型四角结构,空间群为P42/mnm;Al进入晶体结构之中并择优占据4c及8j_2晶位。对Al的择优占位与磁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