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64年, 第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64-03-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11立方米高爐冶炼庞家堡铁矿时的成渣过程
陈钧珊;周炘祥
金属学报. 1964, 7 (3): 221-228.  
摘要   PDF (2600KB)
报告了11立方米高炉冶炼庞家堡铁矿时炉料样品包括矿石和初渣的岩相分析結果,并結合溫度測定数据画出了高炉中等溫线及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和各区炉料中的相成份。根据以上实驗結果,討論了冶炼一般酸性鉄矿时的初渣形成机理和硅酸铁的还原过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保证炼铁还原和热量供应的理论碳量消耗
陈大受
金属学报. 1964, 7 (3): 229-239.  
摘要   PDF (882KB)
提出修正一般文献中关于保証还原和热量供应的理論碳量消耗的图解。应用冶金原理上浮士体的理論对焦比进行計算,提出了保証热量供应的曲线。从图解推断有可能在适当的原料条件下,把焦比降到450公斤左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炼钢过程中铁液内磷、碳等元素氧化的热力学
魏寿崑
金属学报. 1964, 7 (3): 240-249.  
摘要   PDF (836KB)
采用已知的活度数据,通过三种理論方法的計算,卽(1)氧化物分解压力P_(O_2),(2)铁液內与各元素平衡的[O]量,及(3)氧化的反应自由能ΔF,对鉄液內磷、碳及其他元素氧化的順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中对及計算P_(O_2)的不正确之处,及对計算鉄液內与磷、碳平衡的[O]量欠妥之处提出了討論。理論計算証明:(1)脫磷是一界面反应,沒有适当成分的炉渣是不可能进行的;(2)迅速造成高氧化鈣及高氧化铁炉渣,在較低溫度有可能在托馬斯法吹炼中使磷与碳同时氧化;(3)增加CO的分压能使碳的氧化受抑制而使磷先于碳被氧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渣重熔过程中氧化物夹杂的变化
傅杰;朱觉
金属学报. 1964, 7 (3): 250-262.  
摘要   PDF (2631KB)
制定了在电渣重熔时截取过渡过程金属熔滴的方法。研究了滾珠鋼电渣重熔过程中熔滴形成、通过渣层过渡、处于金属熔池等三个阶段鋼中氧化物夹杂的变化以及工作电压对重熔钢氧化物夹杂評級的影响,結果表明:电渣重熔过程中,氧化物夹杂的大量去除主要是由于强烈的渣鋼作用而非夹杂在金属熔池內的浮升;在一定范围內,提高工作电压导致重熔鋼氧化物夹杂評級降低。另外,作者根据重熔前后夹杂尺寸、成分及数量的显著变化,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自耗电极中原始夹杂可基本去除,重熔鋼中的氧化物夹杂主要是金属熔池冷却結晶过程中新生成的。金属氧化程度及結晶条件对重熔钢純洁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流态化冶金中的稀相传递过程 第一部分 传递系数及系统压降作为选择稀相工艺过程的依据
郭慕孙;戴殿卫
金属学报. 1964, 7 (3): 263-280.  
摘要   PDF (1389KB)
在流态化冶金中許多过程包含顆粒內部和顆粒与其周围流体之間的传热和传貭,本文提出了一个混合对比阻力R′(对于传热和传貭分別为R′=Nu′=hD_P/k_s,R′=Sh′=h_DD_P/D_s),通过图2的曲綫来近似地計算顆粒內部传递过程占总传递过程阻力的分数,从而可以确定哪些过程可以有效地通过稀相技术来加速。 稀相技术在提高颗粒—流体界面传递速度的显著效果有賴于稀相流态化中顆粒—流体的流动特点。本文分析了固定床、单顆粒和浓相、稀相流态化床中颗粒与流体的运动,并指出顆粒—流体间的传递系数可以分为局部的真值和系統的表观值两种,对浓相流态化床而言,后者可低于前者2—3个数量級。此巨大差别主要是由于顆粒羣的、流体的返混以及流速分布的非齐次性所致。根据分析和实驗数据,稀相操作是减少返混和降低流速分布非齐次性的有效措施,从而可以提高表观传递系数,使其接近于(甚至超过)单顆粒的理想数值。从系統压降的分析,稀相流态化的能量消耗亦将远远低于固定床和浓相流态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硫化物溶解动力学——用示踪原子研究酸性溶液中黄铁矿晶体溶解时生成三氧化二铁的机理
陈家镛;储绍彬
金属学报. 1964, 7 (3): 281-284.  
摘要   PDF (353KB)
在高溫、高压下酸性溶液中,用空气氧化黄铁矿时生成硫酸及三氧化二鉄。文献上认为反应的机理系先生成硫酸亚鉄,然后氧化为硫酸高铁,硫酸高铁再水解生成三氧化二铁。最近进行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生成的α-Fe_2O_3,应由黄铁矿直接氧化而来。本工作采用Fe~(55,59)为示踪剂进行反应机理的研究,証明最近研究的結果是正确的,文献上报导的机理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铁-锰、铝系奥氏体钢——耐热钢、无磁钢和低温钢
张彦生;师昌绪
金属学报. 1964, 7 (3): 285-300.  
摘要   PDF (2531KB)
配制了30个不同成分的鋼种,对Fe-Mn-Al系奥氏体鋼,进行了成分、組織結构、性能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的成分范围內,找出了奥氏体区与成分的經驗关系;观察了成分及組織結构对高低溫瞬时力学性能、持久强度、时效性能、抗氧化性能等的影响;得到了在650℃持久强度相当于257T的实驗鋼种,并初步确定了在Fe-Mn-Al系中发展出耐热鋼种的最可能成分范围。指出了在实驗鋼种A2的基础上,发展出无磁钢及低溫鋼的可能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锑单晶体的范性变形
包先格;陈能宽
金属学报. 1964, 7 (3): 301-306.  
摘要   PDF (1238KB)
純度为99.8%的銻单晶体在室溫拉伸很脆,孿生表現为主要的形变机构。在200℃拉伸时,范性显著增加,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滑移线。用金相和X射线方法定出孿生面K_1为{011}面,孿生方向η1为<100>,滑移面为(111)面。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镍基高温合金的强化
颜鸣皋;陈学印
金属学报. 1964, 7 (3): 307-321.  
摘要   PDF (2343KB)
簡要地評述了鎳基合金的强化机制的发展;对鎳的合金化物理化学基础作了一些初步分析。鎳基高溫合金的三种强化方式:固溶强化、沉淀强化与晶界强化也分别进行了討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Л型单泡浮选装置
李明德;沈根生
金属学报. 1964, 7 (3): 322-326.  
摘要   PDF (886KB)
<正> 单泡(或无泡沫)浮选法是一种在浮选研究领域内广为采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各种浮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和調整剂)对矿物的作用、研究药剂与矿物作用的动力学以及研究各种矿物的可浮性。在研究矿石的可选性时,它也可以用来研究矿物分选的条件。单泡浮选法对于研究具有起泡能力的捕收剂的性貭尤为适用,它可以避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Mg_2Si,Mg_2Pb及Mg_2Sn的生成自由能
邹元爔
金属学报. 1964, 7 (3): 327-331.  
摘要   PDF (333KB)
<正> 在前文中,作者曾用两种方法来計算Bi中間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第一种方法是利用Bi-X二元系中的活度数据結合相图来計算,第二种方法是以Bi-X-Y或Bi-X-Y-Z系中的相平衡关系和相应的活度数据作为計算的基础。本文报告用这两种方法計算三个Mg中間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的結果。 Mg-Si系中的活度尚无人予以测定,因此要計算Mg_2Si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只能用上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邹元爔
金属学报. 1964, 7 (3): 332-332.  
摘要   PDF (102KB)
<正> 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一般可分为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冶金熔体中活度的測定及其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构成了前者的主要內容。因此,活度的研究已成为冶金物理化学的一个活跃的領域。国外虽不乏冶金物理化学方面的书籍,但以活度为中心內容的专著也还罕見。国內在这方面迄今只有一些高等学校为教学用而編写的教材,正式出版的教科书或参考书极少看到。因此,本书的出版是值得欢迎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学原理”
刘国勋;宋维锡;宋泝生;柯俊;章守华
金属学报. 1964, 7 (3): 333-334.  
摘要   PDF (140KB)
<正> 随着我国現代化工业的发展,从事金属材料的工作者的队伍迅速扩大,他們迫切需要較深入地掌握金属学及其近代发展。近年来,虽然出版了一些較深入的金属理論的譯著,但是适合于从事金属的生产和使用的一般工作者,使他們能正确系統地掌握現代金属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的参考书还是較少的。現代冶金丛书中徐著“金属学原理”的出版,可望滿足一部分这种迫切需要。 全书分八章。第一章金属的結构,介紹了固体金属的結构类型,金属原子大小的概念,晶体中的点、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