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79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79-01-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稀土球铁与稀土-镁球铁中元素的分布
韩其勇;吴卫江;方克明;卢静;张保军;谢德义;裴丽侠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187.  
摘要   PDF (16188KB)
用自射线照相、电子探针及离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铈球铁、轻稀土-镁球铁、钇基重稀土球铁、钇基重稀土-镁球铁中铈、钇、镁、钙等球化元素以及硫的分布。自射线照相所获得的乳胶干板各处的黑度分布近似地反映了石墨与基体中放射性物质的重量百分浓度。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均发现,有的球墨有核心。电子探针的探测结果说明:在铈球铁中,有的球墨的核心为硫化铈;在用铈、钙稀土合金处理的球铁中,有的球墨的核心有硫化铈和硫化钙;在轻稀土-镁球铁中,有的球墨的核心有铈、镁、硅的化合物。 球化元素铈、镁、钇、钙等和反球化元素硫在球墨中的分布是多样的;这些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构成某些球墨的结晶核心;有的球墨边缘或周围有铈、钇、镁、钙的富集;有的球墨中铈为均匀分布,钇为不规则分布;在相当多的球墨中,没有铈、钇等球化元素的富集。根据球化元素的多种分布形态,认为球墨的成因,也不限于一种。球化剂的主要作用可能是它能去除硫、氧等杂质,改变了馆体的表面张力和熔体-石墨间的界面张力,从而有利于球墨的形成。 对双层球墨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顶吹转炉流体动力学低密度模拟研究
李迪生;韩仁;谢传树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2-22.  
摘要   PDF (2279KB)
对50吨LD转炉具有的2.12和1.465马赫超音速氧气射流特性及其与熔池的相互作用,根据相似原理进行模拟研究。在单值条件相似前提下,射流动力相似和射流对熔池作用相似,必须同时实现。为此,提出低密度模拟实验的新方法。介绍了用这种方法完成的各种条件下的流气动特性、射流对熔池的作用和流体力学因素对熔池脱碳的影响等五个方面的模拟研究结果。根据理论分析和NACA的实验结果,阐述了LD转炉流体动力学低密度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斜轧辊形设计中的数学方法
陈惠波
金属学报. 1979, 15 (1): 23-38.  
摘要   PDF (973KB)
用数学方法把斜轧辊形加以分析和综合,找出正确设计轧辊曲面的数学公式对于发展轧钢新工艺是有益的。文中应用二元函数求条件极值的方法和共轭曲面原理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四种基本曲面的形成原理、计算公式及作图方法,指出任一种斜轧辊形曲面均可根据“线接触”的设计原则,用这四种基本曲面适当组合、衔接装配而成。管(棒)材矫正机辊形可看作斜轧辊形的一种特例,运用本文的数学方法设计的矫正辊在生产实践的使用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顶燃式热风炉的结构及热工性能分析
刘德华;邵景文
金属学报. 1979, 15 (1): 39-43.  
摘要   PDF (587KB)
本文报道的顶燃式热风炉的结构及热工性能较内燃式(考贝式)或外燃式热风炉优越,适合于高温、高压高炉的要求,很有发展前途。这种炉型结构对设计高温、高压热风炉和改造考贝式热风炉均有现实意义。此外,还提出了新型顶燃式热风炉的合理结构及工艺布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电渣重熔过程中渣池内的温度分布
傅杰;陈崇禧;陈恩普;王涌
金属学报. 1979, 15 (1): 44-50.  
摘要   PDF (638KB)
在工业性设备上测定不同熔炼条件下电渣重熔过程中渣池内温度分布情况的结果表明,渣池内径向和轴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径向由电极中心至结晶器壁,轴向由金属熔池/渣池界面至渣/气界面,温度逐渐降低。在靠近渣/气界面处,轴向温度变化剧烈。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在电极圆柱表面至结晶器壁的1/2距离处,轴向温度分布可用下式表示: t=1675exp(-1.074/l),(5毫米≤l≤210毫米) 其中:t=渣温,℃;l=距渣/气界面距离,毫米。 轴向温度差大于300℃,渣面温度低于1350℃。 同时发现:渣池内存在着一个“高温区间”,其中温度分布较均匀,温差约为30℃;当结晶器对底水箱不绝缘或电流可以从结晶器壁流向钢锭时,由于渣/气界面温度升高,影响到氧的输入和化学反应物和生成物传递的加速,从而使高温合金中钛烧损值增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稀土渣中氧化镧活度的测定
洪彦若;白江添
金属学报. 1979, 15 (1): 51-57.  
摘要   PDF (450KB)
介绍了化学平衡法测量La_2O_3活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并测量了以CaF_2为基的电渣炉渣的La_2O_2活度及CaO,MgO和Al_2O_3,对La_2O_3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a_2O_3-CaF_2二元系中,aLa_2O_3随La_2O_3浓度而迅速提高’其定量关系为aLa_2O_3=N_(La_2O_3)~1.59),即CaF_2是降低γ_(La_2O_3的物质。在多元系中,CaO,MgO是增加γLa_2O_3的物质,但由于CaO的碱度较强,其对aLa_2O_3的影响也较明显。Al_2O_3则使γLa_2O_3降低,含量超过5%影响更强烈。在假定CaF_2,CaO,MgO等对aLa_2O_3的影响不产生交互作用时,得出La_2O_3活度的普遍近似计算式。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稀土钴永磁合金的各向异性热膨胀性质及辐向取向环体的断裂
孙天铎;祝景汉;王德文
金属学报. 1979, 15 (1): 58-188.  
摘要   PDF (1906KB)
研究SmCo_5辐向取向烧结环体的断裂机制指出:SmCo_5的强烈各向异性的热膨胀性质决定了辐向环在烧结后的断裂。导出了一个临界断裂取向度的表示式。计算和实验的结果都表明:烧结的SmCo_5辐向环的取向度通常不能大于0.7。实验发现以铜取代部分的钴,以及成分移向富钴的2-17相区,都使热膨胀各向异性特性明显降低,特别是Sm(Co_(0.80)Cu_(0.14)Fe_(0.06)_7和Sm(Co_(0.87)Cu_(0.13)_8二者几乎是完全各向同性的,是制备高性能辐向磁体的理想材料。还讨论了热膨胀各向异性的来源,在Sm(Co,Cu)_5中,铜原子可能部分地优先取代2c晶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钼、钛的18Ni马氏体时效钢析出相的电子衍射分析
叶恒强;邹本三
金属学报. 1979, 15 (1): 69-191.  
摘要   PDF (2964KB)
用透射电镜鉴定了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主要强化相为Ni_3Mo与Ni_3Ti。指出用选区电子衍射谱来鉴别它们所应选择的特定基体晶带轴指数。从析出相的形状效应分析了产生多边形衍射斑的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确定断裂面结晶学性质的技术
廖乾初;孙福玉;蓝芬兰
金属学报. 1979, 15 (1): 77-194.  
摘要   PDF (3810KB)
文中介绍了确定断裂面的结晶学性质的一些技术: 1.电子通道图分析技术; 2.表面特征痕迹分析技术; 3.二面角分析技术; 4.蚀坑分析技术。 对上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表明这四种技术是互为补充的。根据断裂性质,可以选用其中一种技术去分析其断裂面的结晶学位向。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二元复合氧化物的稳定性规律
陈念贻;温元凯
金属学报. 1979, 15 (1): 85-93.  
摘要   PDF (479KB)
本文采用键参数函数方法,总结二元复合氧化物稳定性的规律。研究表明:离子键型复合氧化物的生成热,主要与离子半径和价数有关。具有部分共价性的复合氧化物的生成热和热力学稳定性,除上述因素外,还与失屏参数有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二元非晶态合金的形成条件
施天生;郑龙如;陈念贻
金属学报. 1979, 15 (1): 94-97.  
摘要   PDF (285KB)
用键参数图的方法,研究了二元非晶态合金的形成条件。在总结归纳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氧酸盐及矿物生成热的简单计算法
温元凯;邵俊;王三山;陈德炜
金属学报. 1979, 15 (1): 98-108.  
摘要   PDF (770KB)
含氧酸盐的生成热可以表达为组分氧化物的生成热和它们间反应热之和: ΔH_(f,M_mYO_(n+1))=ΔH_(f.M_mO)+ΔH_(f,YO_n)+H_R 用作者以前提出的“金属离子的生成能参数”W_f的概念,反应热H_R可由下式计算: H_R=aW_f+b其中a,b是决定于含氧酸酸性的常数。 用此公式计算了205种含氧酸盐,若干复杂硅酸盐及某些含氧酸盐在高温时的生成热,其结果与实验值较为相符。 同时还讨论了含氧酸盐热稳定性和热分解温度的规律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温铝钎剂的选择
张启运;郑朝贵;刘淑祺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09-116.  
摘要   PDF (625KB)
高温铝钎剂基本上可以分为:覆盖剂、去膜剂和界面活性剂三个组成部分。研究了15个不同组分和组成的覆盖剂,发现LiCl-SrCl_2,LiCl-NaCl-KCl与CaCl_2-NaCl-KCl依次为良好的覆盖剂体系,排除了碘化物和溴化物使用的现实性;去膜剂由含氟的化合物构成.详细筛选了周期系中所有可能用作界面活性剂的金属氯化物,研究了它们对纯铝、Al-Mg2.8和Al-Cu4.9-Mg1.8等铝合金的作用特性,发现TlCl对各种母材都有突出的活性作用。 铝钎焊过程中钎剂失效主要是由于活性的液态金属层消失。ZnCl_2最易失效,而TlCl最不易失效。针剂中絮状物主要是由LiCl脱水过程中产生的水解产物OH~-所造成。 提出了适用于不同铝合金的最佳钎剂组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悬浊液过滤法测定孔径分布
梅寅年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17-125.  
摘要   PDF (743KB)
本文用与过滤过程相模拟的方法对过滤前后悬浊液中颗粒粒度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得出了表征多孔材料孔径分布的数学公式,并建立了悬浊液过滤法标测多孔材料孔径分布的方法。实验结果与数学公式基本一致,表明测量方法是可靠的。用这种方法所表征的孔径分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已知的欲过滤的悬浊液作过滤效果的定量估计,从而为选择过滤材料提供依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辉光放电发射光谱逐层分析技术及其在钼合金涂层分析中的应用
徐升美;张功杼;张洪度;于波;王淑梅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26-195.  
摘要   PDF (1656KB)
根据阴极溅射和低压气体放电的一般理论,提出了用辉光放电光源作发射光谱分析时,能对电流强度进行校正的工作曲线的数学形式。并证明:在选择合适的放电条件下,经过校正,光源中的“基体效应”可以略去不计。在此基础上,以纯金属作标样,建立了用辉光放电光源对金属表面进行逐层定量分析的新技术。用它进行了钼钛合金上渗硼-硅钛-硅硼三元涂层的逐层定量分析,得到的数据与电子探针、X光衍射和金相结构观察的结果一致。该技术可测定平板状导体样品中深度为几到几十微米范围内的金属元素,层间分辨力约2—3微米。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蒸汽发电厂中的冶金学发展
R.I.Jaffee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35-154.  
摘要   PDF (1949KB)
1978年11月13日美国冶金科学家访华团R.I.Jaffee博士在北京做了“蒸汽发电厂中的冶金学发展”的学术报告,受到热烈欢迎。报告分三部分:(1)蒸汽发电厂的发展趋势及相关的冶金学问题;(2)用于低压透平末级叶片的钛合金;(3)透平转子和发电机的大锻件。本刊编辑部征得R.I.Jaffee博士同意,发表报告记录稿,供国内广大读者阅读参考.这份报告记录稿,整理以后未经本人审阅。我们希望:这份报告发表在本刊上,将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冶金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非晶态的形成
郑兆勃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55-166.  
摘要   PDF (1009KB)
木文综述了玻璃和非晶态形成的理论,包括玻璃转化的本质、自由体积理论,熵理论,非晶态形成的能力,以及确定临界冷却速度的方法。特别介绍了动力学处理的结果,这是D.Turnbull和D.R.Uhlman及其合作者们的工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显微硬度的常量和相对比较测试方法
赵所琛;桂运平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67-172.  
摘要   PDF (388KB)
<正> 显微硬度试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精确性、重演性和可比较性差。对同一材料,不同仪器、不同试验人员常常会测得不同结果。甚至同一材料、同一试验人员在同一仪器上,如果各次选取的测量载荷不同,结果误差也大,难于比较。 为减少测量误差,提高精确性,一般的改进措施有: 1.利用岩盐单晶体或某些金属和合金作为标准硬度块加以校准; 2.采用浇铸磨光表面,电解抛光,磨片端部淬火,表面层经化学清理等方法制备试样,获得理想的试样表面;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国金属学会1978年年会在北京举行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79, 15 (1): 173-175.  
摘要   PDF (323KB)
<正> 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及1978年年会(简称1978年年会)于1978年12月28日至1979年1月7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冶金科技界规模空前的一次盛会。参加年会的有老、中、青年冶金科技人员和热心冶金科学事业的党政干部的代表共573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180个单位和24个专业。济济一堂,在团结的气氛中,开展学术活动。 这次年会的召开,正值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不久。中国共产党这次历史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