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84年, 第2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4-03-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淬火空位对Fe-Ni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徐祖耀;颜林发
金属学报. 1984, 20 (3): 143-150.  
摘要   PDF (1077KB)
脱碳Fe-Ni合金的实验表明:当奥氏体母相的晶粒度保持一定,淬火温度在900℃以上时,随淬火温度的升高,M_s降低,母相强度提高;将高温淬火的母相进行短时间退火,M_s上升,母相强度下降。提出了淬火空位和相变不全位错交互作用的模型,认为空位集团阻碍了马氏体的形核。淬火母相的TEM观察初步肯定了上述结论。导出空位的形成能为1.2—1.4eV,与已知数据符合;退火过程的激活能为0.18eV,与双空位分解能量相当。考虑到淬火应力的影响,本实验中用2500℃/s冷却速度淬火,适合于研究淬火空位对M_s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C合金M_s的热力学计算及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徐祖耀;张鸿冰;罗守福
金属学报. 1984, 20 (3): 151-161.  
摘要   PDF (870KB)
为适合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本文将各学者的ΔG_(Fe)~(γ→α)值公式化。应用各种ΔG~(γ→α)的计算模型,如经修正的Fisher,KRC和LFG模型,引入不同的ΔG_(Fe)~(γ→α)值,计算得到Fe-C合金的M_s温度。经比较后发现:M_s的计算值不仅取决于ΔG~(γ→α)的计算模型,而且极大地依赖于ΔG_(Fe)~(γ→α);若按照LFG模型并取Mogutnov的ΔG_(Fe)~(γ→α)值,和按照徐祖耀模型并取Kaufman的ΔG_(Fe)~(γ→α)值,计算所得结果均与M_s的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而徐祖耀模型要比普遍公认的LFG模型简单得多。本文较精确地测定了x_C=0.01—0.05 Fe-C合金的M_s值,它们与Kaufman等人(1962)给出的数据很好吻合。Greninger所得x_C=0.06的M_s实验值看来是偏高的。驱动力的计算值不仅依赖于ΔG~(γ→α)的计算模型,而且还极大地取决于ΔG_(Fe)~(γ→α)值以及所选用的M_s值。计算表明:随含碳量的增加,相变驱动力将单调地增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纯Al的Pc内耗峰及其背底的研究
G.Gremaud;W.Benoit;贺履平
金属学报. 1984, 20 (3): 162-168.  
摘要   PDF (580KB)
用低频内耗方法,结合简谐侧应力-超声衰减实验,详细地研究了纯Al的P_c内耗峰及其背底,对其机理提出了新的解释:P_c内耗峰是由于位错拖曳可动的点缺陷(PD_1)而引起的,而其背底内耗是由于位错从可动点缺陷PD_1脱钉(低于150K时)和从不可动的点缺陷(PD_2)脱钉(高于150K时)而引起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晶Al的循环变形
陈贤芬;林栋樑
金属学报. 1984, 20 (3): 169-284.  
摘要   PDF (3381KB)
本文测定了多晶Al在恒应变循环变形下的循环硬化曲线和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并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相应的位错亚结构。本文着重探讨循环变形与位错组态的关系及晶界在循环变形中的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Ni-Ti合金超弹性及其相变过程的扫描电镜动态研究
金嘉陵
金属学报. 1984, 20 (3): 176-181.  
摘要   PDF (1500KB)
本工作采用一种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可使51.6 at.-%Ni-Ti合金表现出超弹性行为,其极限弹性应变值为17%。在扫描电镜拉伸样品台上观察了该合金的应变诱发相变:预马氏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只要应变不超出弹性极限值,在任一点卸载,整个过程将逆向进行,宏观、微观特征完全恢复为原状,表明材料具有超弹性行为。如果应变超出极限值,则会导致晶间裂纹和晶内滑移,带来不可逆的残余应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非均匀应力场下氢在Ti-5Al-4V合金中的再分布及其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黄显亚;朱祖芳;肖纪美
金属学报. 1984, 20 (3): 182-288.  
摘要   PDF (3795KB)
本文在Ti-5Al-4V合金的WOL试样裂纹尖端前13mm外的区域引入氢,结果表明,20个月后试样发生了滞后开裂。离子探针断口分析表明,在裂纹前端三向应力最大的区域,氢的聚集系数远高于Li等人的热力学理论预言值exp((V_Hσ_h)/(RT))。金相和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在α/β相界面及α小片间界面上生成了fct和fcc结构的氢化钛沉淀。断裂正是沿着这些界面发生的。断裂力学分析表明K_(IH)≤0.46K_(IC)。基于这些实验事实,本文讨论了钛合金中氢在非均匀应力场下再分布所能达到的程度及其动力学特征;并讨论了同类实验中一些可能导致假象的因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铸钢和锻钢在水介质中应力腐蚀性能的对比研究
褚武扬;肖纪美;李文学;张彦国
金属学报. 1984, 20 (3): 189-196.  
摘要   PDF (902KB)
用同一炉钢的铸件和锻件对比研究了在水介质中的应力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铸钢和锻钢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激活能相同,均为Q=5540cal/mol,且和氢渗透测出的表观扩散激活能一致。无论是阳极极化还是阴极极化,均使铸钢和锻钢的da/dt升高,但阴极极化较为明显。氢渗透测量表明:不论阳极极化或阴极极化,随着电流增大,饱和氢渗透量明显增加,极化对da/dt和氢渗透通量的影响相似。 试验温度对K_(ISCC)的影响极小,但铸钢的K_(ISCC)明显地比锻钢高。氢渗透测试结果发现锻钢的饱和氢渗透通量约比铸钢大一倍。这与断口观察一致,由此可以解释K_(ISCC)的差异。尽管断口形貌明显依赖开裂时的K_I值,但在K_(ISCC)附近锻钢全是沿品断口,而铸钢则以准解理为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氨性溶液中Cu置换Ag的动力学研究
柯家骏;岳良东
金属学报. 1984, 20 (3): 197-203.  
摘要   PDF (730KB)
进行了氨性溶液中Cu置换Ag的热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置换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能的。用Cu的旋转圆盘研究了氨性溶液中Cu置换Ag的动力学,观察到有两段反应速率,即初始段反应速率慢和第二段反应速率增快。发现沉积物的形态明显影响置换速率。初始阶段的反应对应于Ag沉积于较光滑的表面,置换动力学受传质控制;第二阶段反应速率增快,是由于形成粗糙结构的表面沉积物,使适于该置换反应进行的表面积有效增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铁液中稀土元素-硫平衡的研究
韩其勇;董元篪;丰锡安;项长祥;杨斯馥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04-213.  
摘要   PDF (689KB)
本文应用放射性同位素,通过测定电解液内的稀土元素(RE)含量(排除了夹杂状态存在的稀土量),测定了纯铁液中Ce-S,La-S和Nd-S平衡常数及相互作用系数。 在1600℃ K_(CeS)=2.70×10~(-6) e_S~(Ce)=-2.36 K_(LaS)=7.41×10~(-7) e_S~(La)=-1.51 K_(NdS)=2.57×10~(-6) e_S~(Nd)=-1.54 在Fe-Ce-S-C系统中,测定了Ce,S浓度积和[%C]之关系,并测得e_(Ce)~C=-0.43。分析了前人所测平衡常数偏高的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非晶合金低频损耗和频率的非线性关系来源的探讨
张延忠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14-220.  
摘要   PDF (526KB)
本文基于对两种非晶软磁合金的低频损耗曲线的分析,探讨了低频损耗曲线非线性的来源。引入热起伏磁后效和微涡流两种非线性损耗,对损耗曲线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非线性主要来源于热起伏磁后效和为了降低微涡流损耗而引起的磁畴数随频率的变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离子氮化对Ti和Ti-6Al-4V合金氮化层和基体组织结构的影响
张立新;李黎光;彭宏珍;王久英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21-291.  
摘要   PDF (5197KB)
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金相和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Ti和Ti-6Al-4V合金在750—920℃温度范围离子氮化后的氮化层和基体组织结构。在Ti-6Al-4V合金的氮化层中,形成一层富Al并固溶氮的α′-Ti(Al,N)相,它介于氮化层和基体之间,成为一个阻挡层,阻止氮向基体扩散,改变了Ti-6Al-4V合金离子氮化的行为。 此外还发现,经离子氮化后,两种材料基体的择尤取向均发生显著变化。在板面法线方向的倒极图上,择尤取向(0001)变为(01(?)0)和(21(?)1),且试样中心比表面的取向更为集中,这可能是离子氮化工艺促成的现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乳液中形成的SmCo_5和Sm_2Co_(17)型结构
羽坂雅之;中岛弘道;万永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30-294.  
摘要   PDF (2904KB)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了乳液中不同直径的粒子。大小粒子通过形核长大形成金属间化合物SmCo_5和Sm_2Co_(17)型晶体结构。在这类结构中观察到了某种非晶结构、成分偏离1∶5或2∶17理想配化的晶体结构、Laves相结构及诸如点缺陷和晶粒边界之类的晶格缺陷。表明了在原子级别上用乳液来研究Sm-Co和Sm-Co-Zr合金的形态学是很有用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n-Bi系凝固过程中的声发射
纪士辰;朱祖铭;王国志;李英敖;胡壮麒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37-242.  
摘要   PDF (422KB)
应用高灵敏度声发射装置成功地测定了Sn-Bi系凝固时的声效应。系统地研究了Sn-Bi系凝固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发现后者与材料特性、合金成分和凝固过程有关。用声发射技术能测定该二元系的相图,且能对凝固过程进行动态跟踪。这说明声发射技术有可能成为研究金属和合金凝固结晶动力学微观机制的有力手段,它在金属的凝固铸造理论及工艺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熔渣成分对电渣重熔Ni基高温合金中Mg,Al,Ti含量的影响
陈崇禧;高荣富;赵文祥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43-251.  
摘要   PDF (708KB)
本文研究了Ni基高温合金电渣重熔CaF_2-MgO-Al_2O_3-CaO-0.5mol%TiO_2渣系成分对合金中Mg,Al,Ti含量的影响规律。当渣池温度为1690±10℃时,在0.10≤N_(MgO)≤0.25,0.05≤N_(Al_2O_3)≤0.21,0.05≤N_(CaO)≤0.15范围,建立了以下函数关系。 [Mg]=0.881[Al]_0~(0.641)N_(MgO)~(4.114-2.835N_(CaO)+1.077InN_(Al_2O_3))N_(Al_2O_3)~(1.282),wt-% [Al]=[Al]_0-(0.19+0.804N_(CaO)~(0.454)-1.70N_(Al_2O_3))vA/45.36V,wt-% [Ti]与N_(MgO),N_(Al_2O_3)变化无关,它随N_(CaO)增加而略增。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连铸坯凝固冷却过程的控制
蔡开科;刘凤荣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52-260.  
摘要   PDF (613KB)
本文论述了连铸坯凝固冷却过程的“冶金标准”。用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操作参数如拉速、比水量、二冷区水量分布、钢水过热度、液相穴内钢水对流运动和二冷水温度等对连铸坯凝固“冶金标准”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整理出坯厚、拉速、比水量、液相穴深度和生产率的关系图,这有利于选择合理工艺参数,科学地控制操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液相淬火二元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经验规律
刘志毅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61-269.  
摘要   PDF (722KB)
本文总结和归纳了作者和他人的实验资料,提出在过渡金属二元合金中,低稳定性化合物增大其非晶态形成倾向。讨论了组元晶体结构、原子半径差、组元电子构型、电负性差等因素与低稳定性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液相淬火二元非晶态合金形成经验规律。据此规律作者已探索出Ti-Pd,La-Si,Zr-Ga,Hf-Pd等非晶态新合金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MB(M=Mn,Mo)非晶态合金的电阻率与温度(4.2—300K)的关系
沈保根;詹文山;章志英;吴宗林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70-276.  
摘要   PDF (537KB)
本文研究了(Fe_(1-x)Mn_x)_(80)B_(20)(x=0—0.25)和(Fe_(1-x)Mo_x)_(80)B_(20)(x=0.05—0.18)非晶态合金的电阻率与温度(4.2—300K)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样品都显示出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的极小值。在TT_(mim)的温区,电阻率的T~2关系认为是电子-声子散射和局部自旋涨落散射的共同结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Si钎料与母材的相互作用
陈根宝;吴锦华;李戈扬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77-279.  
摘要   PDF (2084KB)
本文研究了在钎焊温度下保温时,Al-Si共晶钎料与母材的相互作用。试验指出:在钎焊温度下保温,钎缝中钎料与母材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母材向钎料中的溶解,而未观察到钎料沿晶界向母材扩散的现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关于铝钎焊冶金过程的一个问题
张启运;刘淑祺
金属学报. 1984, 20 (3): 280-282.  
摘要   PDF (187KB)
讨论了钎焊温度下铝钎焊钎缝的冶金过程:1.Al母材溶入钎料首先从晶界处开始,由于液态钎料的均匀化,Si渗入了晶界;2.液态钎料中的Si向母材Al晶粒中扩散形成α相。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