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首页
金属所系列期刊
联系我们
English
快速检索
引用检索
图表检索
高级检索
最新录用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热点文章
|
虚拟专辑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期刊订阅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编委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基金资助
»
获奖情况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当期目录
More>>
1994年, 第30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1994-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论文
Select
液态金属快速结晶的热力学驱动力
魏炳波;王彬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289-293.
摘要
PDF
(367KB)
采用超高真空无容器悬浮熔炼技术使液态Fe和Ni的过冷度分别达200和235K,借助量热法测定出其比热各为48.6和40.5J·mol~(-1)·K~(-1).据此精确计算出深过冷Fe和Ni快速结晶的热力学驱动力△G_(LS),并与Turnbull模型和Dubey-Ramachandrarao模型的近似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这两种近似模型在过冷度超过100K时均产生大于1%的偏差.进一步分析发现,△G_(LS)的计算偏差对深过冷液态金属中晶体形核率的影响极大,因此快速凝固研究中应尽可能精确计算△G_(LS).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雾化过程气体与金属雾滴的三维流动模型
崔成松;蒋祖龄;沈军;李庆春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294-300.
摘要
PDF
(387KB)
气体雾化沉积技术是一种生产大块快速凝固材料的新型工艺.雾化过程气流与金属雾滴之间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传输对沉积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理论对金属雾化过程气流与雾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气体-雾滴三维流动的数学模型.推导出雾化过程两相流体流动的基本控制方程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KF-LiCl-CaCl_2系相图研究
阎立诚;方建慧;徐京燕;杨金秀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301-303.
摘要
PDF
(188KB)
用目测变温法、差热分析法及X射线粉末法测定了KF─LiC─CaCl_2系熔盐相图,发现KF在LiCl-CaCl_2熔盐溶液中呈负偏差,并对KF-LiCl-CaCl_2系相图和已经研究的KF-LiCl-BaCl_2及KP-LiCl-SrCl_2系相图进行了讨论,发现碱土金属氟化物的初晶面积和溶解能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非晶态Fe_(80)B_(20)合金晶化产物研究
董振富;卢柯;魏文铎;丁炳哲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304-308.
摘要
PDF
(282KB)
利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非晶态Fe_(80)B_(20)合金的晶化产物结构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发现在不同退火温度下晶化产物均由α-Fe(B)固溶体和Fe-B化合物组成;α-Fe(B)固溶体的相对含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化合物有Fe_3B和Fe_(3.5)B两种,它们的相对含量与退火温度密切相关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晶格畸变.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Ti-24Al-14Nb-3V-0.5Mo合金的超塑性
王斌;贾天聪;王跃群;邹敦叙;仲增墉;白秉哲;杨鲁义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309-313.
摘要
PDF
(326KB)
研究了温度及应变速率对Ti-24Al-14Nb-3V-0.5Mo(at.-%)合金超塑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80℃,3.5×10~(-4)s~(-1)的最佳超塑变形条件下,合金显示出较高的超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为0.69,拉伸延伸率El.为818%.根据其细小的α_2+β_0两相组织和等温拉伸的试验方法,确定合金的超塑性属于细晶组织超塑性.在超塑变形过程中,合金无空洞产生,显微组织发生动态粗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原位接触反应法制取TiC颗粒增强Al复合材料的研究
王自东;曾松岩;李庆春;李春玉;王顺才;刘伯操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314-317.
摘要
PDF
(269KB)
利用原位接触反应法成功地制取了TiC颗粒增强Al复合材料.TiC颗粒尺寸为微米至纳米级,基本上无点阵缺陷.颗粒与基体α-Al之间界面干净,无界面反应层.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CH_4离子束增强沉积对TiC薄膜显微硬度的影响机制
刘长洪;李文治;李恒德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318-322.
摘要
PDF
(283KB)
研究了双离子束沉积TiC薄膜的形成.离子束反应溅射膜的显微硬度比CH_4高子束增强沉积膜的显微硬度高.XPS,TEM和AES分析表明后者硬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CH_4离子束轰击引入过量的自由碳原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离子束辅助沉积TiN膜的摩擦学特性
刘捍卫;陈元儒;张绪寿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323-326.
摘要
PDF
(300KB)
用XPS,AES和XRD分析厚约2μm离子束辅助沉积TiN膜的成分和结构.实验表明:膜的表面成分主要是TiO_2,膜内是轻微择优取向晶粒较细的TiN.膜与衬底的界面存在混合区,用阶梯加载法测定润滑条件下GCr15钢与TiN膜对磨时的临界载荷-速度关系.试验发现TiN膜可显著扩大边界润滑区,承受较大载荷而不致发生擦伤.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渗铝层的退化过程研究
蒙继龙;李雄;魏兴钊;李文方;李友麟;曾美琴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327-329.
摘要
PDF
(136KB)
根据Fick第二定律,考虑互扩散系数随Al浓度变化的规律,提出渗铝钢件在大气介质中较高温度下使用时渗层表面Al的退化过程,预测退化量或使表面达到某一Al浓度所经历的时间,并以实验验证.应用预测表面Al退化量的公式进行计算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吻合.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Sm-Fe-N合金中相的显微分析
郭延风;徐乐英;刘兆云;戚晖
金属学报. 1994, 30 (
19
): 330-336.
摘要
PDF
(395KB)
应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Sm-Fe-N合金中各相的组成、结构、以及氮化过程中的相变。发现离子氮化后,磁性相Sm_2Fe_(17)N_x转变为非晶态,并且部分分解为SmFe_3N_x和α-Fe相.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编辑部公告
More
»
喜报!《金属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2024-12-09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2024-06-24
»
《金属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成立
2023-12-26
»
《金属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委员招募
2023-09-27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持续第一
2023-09-27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进入Q2区
2023-06-29
»
1.797:《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取得新突破
2022-08-24
»
《金属学报》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2021-07-31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突破1.0
2021-07-08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持续第一
2021-01-08
»
《金属学报》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2020-12-28
»
喜报:《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攀新高
2020-06-30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位列第一
2019-11-28
»
《金属学报》学术影响力持续攀升:两个学科第一(Q1区)、一个“最具”、一个Q2区
2019-11-25
»
2019年《金属学报》(中、英文版)联席编委会会议召开
2019-07-29
微信公众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