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4年, 第30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1994-12-22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晶格形变情况下Ga-In-As体系热力学研究
沈剑韵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45-149.  
摘要   PDF (320KB)
由已有热力学和相图实验数据,用Calphad技术优化出一组描述Ga-In-As三元体系热力学性质的数学模型,定量估算了在用外延法制作III-V族化合物时,由于外延层和衬底晶格不匹配,外延分子晶格弹性形变的形变能对固液平衡相图的影响,计算相图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LiF-CaF_2,NaF-CaF_2和KF-CaF_2系熔体热力学参量及相图的计算
许茜;于亚鑫;邱竹贤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50-155.  
摘要   PDF (333KB)
本文将DCA模型应用于LiF-CaF2,NaF-CaF2和KF-CaF2熔体,并假设在这些熔体中存在络合离子.利用已有的上述混合熔体量热和熔盐相图的实验数据估计了熔体模型中的参数,并计算了熔体的混合热力学参量及相图.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氯化镁熔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黄世萍;唐波;马彦会;徐驰;陈念贻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56-158.  
摘要   PDF (176KB)
根据包括离子间极化作用势在内的离子间势对氯化镁熔盐做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出的偏径向分布函数与中子衍射结果大致符合.计算结果表明,熔体中存在微观分布不均匀的缝隙,Mg2+周围的Cl-离子数分布在2与6之间.熔盐含有和离子.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固溶处理温度对双相不锈钢在硫酸介质中腐蚀磨损行为的影响
路新春;李诗卓;张天成;姜晓霞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59-164.  
摘要   PDF (432KB)
采用销环式腐蚀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固溶处理的双相不锈钢在10%H2SO4中的腐蚀磨损行为.腐蚀磨损率-载荷关系曲线表明:较高温度固溶的双相不锈钢在低载荷下的耐腐蚀磨损性比低温固溶的优,而在高载荷下却恰恰相反;阴极保护下(-600mV,SCE)具有同样的关系.扫描电镜观察证实,高温固溶处理产生大量铁素体而导致高载下出现脆性剥落是其耐腐蚀磨损性变坏的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工业纯Al的缝隙腐蚀再钝化电位
梁成浩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65-168.  
摘要   PDF (237KB)
工业纯Al的缝隙腐蚀再钝化电位ER是缝隙结构的特征值,与缝隙腐蚀下限电位VCREV一致,比孔蚀电位负约100mV,说明缝隙腐蚀更易发生.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离子注入Ce对Ni20Cr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李美栓;彭晓;马信清;李铁藩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69-174.  
摘要   PDF (413KB)
注入剂量为2×1016,5×1016,1×1017/cm2的Ce+,使Ni20Cr合金在1000和1100℃下的氧化速率显著降低.氧化膜致密、完整、粘附性好.利用离子探针分析技术测量了注Ce+后,合金元素在合金表面及1100℃形成的氧化膜内结合能差.注Ce+后降低了合金表面Cr+的结合能,有利于其向外扩散从而快速成膜;增大了膜内Cr+和Ni+的结合能,对这些离子在膜内的扩散起阻碍作用.因此,Ce+的注入能改善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此外,在1000℃循环氧化270次后,氧化膜部分剥落,Ce改善合金抗氧化性能仍十分显著.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焊接接头特征区的能谱分析与隶属函数
王嘉玲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75-179.  
摘要   PDF (298KB)
用电子扫描能谱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了熔化焊接接头特征区,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确定焊接接头的特征区,并为检验金相组织和判定级别等提供理论依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仿生模型──Ⅰ 哑铃状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析
田晓滨;赵晓鹏;周本濂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80-186.  
摘要   PDF (401KB)
受生物体构件的启发,提出了哑铃状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模型.分析了带球短纤维和基体中的应力分布,发现端头半径粗化将改善纤维中轴向应力分布,使之趋于均匀化,同时可减少纤维端部界面的剪应力.研究表明纤维长径比对纤维端头应力影响较小.讨论了纤维-基体模量比对纤维轴向最大拉伸应力和界面最大剪应力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仿生模型──Ⅱ 弱结合界面的强度理论
赵晓鹏;田晓滨;周本濂;李世红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87-193.  
摘要   PDF (384KB)
根据哑铃状增强纤维的仿生分析,建立了弱结合界面模型和理想弹塑性基体增强复合材料强度唯象理论.证明哑铃状纤维增强效果优于平直纤维.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碳纤维表面涂覆SiC层及其用于制备CF/Al复合材料
王玉庆;郑久红;王作明;周本濂;周龙江;张凤秋
金属学报. 1994, 30 (16): 194-198.  
摘要   PDF (357KB)
本文报道了用聚碳硅烷的苯溶液在碳纤维表面涂覆SiC工艺对涂层性能、结构的影响以及涂层在CF/Al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中的作用行为.SiC涂层有效地改善了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在其厚度小于0.1μm时提高了碳纤维的强度,而且它改善了碳纤维与熔Al的润湿性,阻止了界面上的化学反应,可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89%.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