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94年, 第30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1994-12-21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数据及其稳定性判定
李文超;王俭;李兴康;刘四俊;孙贵如
金属学报. 1994, 30 (15): 97-103.  
摘要   PDF (343KB)
本文从热力学原理出发,推导出:二元系中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符合似抛物线规则;推广到三元系则应符合似抛物面规则.并用上述规则判定了二元系中间化合物的稳定性,预报了个别热力学数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u-Al爆炸焊结合层的透射电镜研究
周邦新;蒋有荣
金属学报. 1994, 30 (15): 104-108.  
摘要   PDF (369KB)
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Cu-Al爆炸焊的结合层,爆炸焊连接是由熔化和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熔区内存在非晶态与晶态,晶态主要由CuAl_2.Cu_3Al_2和Cu_4Al组成.与熔区相邻的Al侧发生了再结晶,Cu向Al中的扩散距离<100nm,析出针状的CuAl_2相与熔区相邻的Cu侧只发生了回复,Al向Cu中的扩散距离<100nm,形成了新相层,可能是Cu_3Al_2和Cu_4Al.在非熔化区存在Cu和Al的互扩散,形成新相层的厚度<100nm.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Dy非晶膜晶化过程中结构及磁性变化
王佩璇;李胜利;张国光;张建伟;马如璋
金属学报. 1994, 30 (15): 116-120.  
摘要   PDF (328KB)
用真空双源蒸镀法在NaCl和Si单晶衬底上制备Fe,Dy成分调制多层膜.研究了非晶膜晶化过程,等温退火后多层膜结构及磁性变化。结果表明,在200℃以下退火,其沉积态非晶和成分调制结构几乎不变;300℃开始晶化,首先出现Fe晶核,随温度升高,Fe,Dy逐步晶化,600℃全部形成晶态bcc-Fe和hcp-Dy.饱和磁化强度Ms对非晶Fe,Dy膜晶化时Fe晶核的形成十分散感,而只有Fe晶粒的长大才导致矫顽力Hc增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不同晶粒尺寸Ni-P合金纳米晶体的界面过剩体积研究
隋曼龄;卢柯
金属学报. 1994, 30 (15): 121-125.  
摘要   PDF (309KB)
用非晶晶化法制备尺寸为13-107nm的Ni-P合金纳米晶体.利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了尺寸不同的纳米晶体中界面缺陷类型及其分布,发现单位体积界面的缺陷含量随晶粒减小而降低.由精细的密度测量和界面结构特征估算纳米晶体样品中的界面体积过剩率随晶粒减小而显著降低,发生致密化现象,这一结果与正电子湮没实验及其它性能测试结果十分吻合.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爆炸冲击波强度对16Mn钢焊缝铁素体位错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赵铁民;陈亮山;斯重遥;谭胜禹;崔光远
金属学报. 1994, 30 (15): 130-135.  
摘要   PDF (611KB)
研究了冲击波对16Mn钢焊缝铁素体位错结构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冲击波塑性作用区,上要表现为螺形位错的增值和缠结,随着冲击波强度的降低,增值和缠结的程度降低;在冲击波的弹-塑性交界区,主要表现为刃型位错的增值和缠结,在弹性作用区同样随冲击波强度降低而降低.位错主要产生于晶界或晶界附近.不同晶面的位错结构和形态不同,{110}面的位错密度及缠结程度最大.所研究状态下的位错密度和形态不受晶粒尺寸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rWMn钢喷涂NiFeCrBSi(G112)合金粉层的超塑焊合
李延祥;文九巴;黄金亮;祝要民
金属学报. 1994, 30 (15): 136-139.  
摘要   PDF (361KB)
CrWMn钢火焰喷涂NiFeCrBSi合金涂层,进行了恒温压缩超塑性试验,采用变截面法测定了CrWMn钢的塑性流动应力对变形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用涂层和基材的应变速率比W值,确定涂层和基材的最佳超塑条件.研究了涂层孔洞、涂层原颗粒间界及涂层与基材结合界面在不同变形温度下的焊合效果,指出在基材超塑温度范围内,W=1时,涂层焊合良好,并具有较高的多冲抗力.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1Cr18Ni9Ti不锈钢氮离子注入层超显微硬度的研究
杨安静;蔡亦炜;陈秋龙
金属学报. 1994, 30 (15): 140-144.  
摘要   PDF (318KB)
应用超显微硬度计测定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氮离子注入层的硬度,并用Auger电子能谱仪(AES)及高精度轮廓仪测定氮离子注入层氮浓度分布及深度.结果表明:在90keV,3x10~17N+/cm~2注入时.共注入层深度为0.18μm、用1mN载荷侧得本征硬度HV为3.47GPa,比非注入态表面硬度提高三倍之多,合理的试验载荷应≤lmN(0.1g).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