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首页
金属所系列期刊
联系我们
English
快速检索
引用检索
图表检索
高级检索
最新录用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热点文章
|
虚拟专辑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
引用排行
|
期刊订阅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关于期刊
»
期刊简介
»
编委介绍
»
数据库收录
»
基金资助
»
获奖情况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查稿
»
投稿指南
»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
审稿要求
»
专家在线审稿
»
编委在线审稿
在线办公
»
主编审稿登录
»
远程编辑登录
当期目录
More>>
1998年, 第3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8-02-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论文
Select
深过冷Ni-50%CU合金的晶粒细化
李金富;杨根仓;周尧和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13-118.
摘要
PDF
(1485KB)
Ni-50%Cu合金随过冷度的增加发生两次明显的晶粒细化过程,第一次产生于50—100K的过冷度范围内,第二次发生于临界过冷度220K之后实验首次发现高过冷度下细化合金的晶粒内含有枝晶亚结构理论分析指出,枝晶重熔倾向的大小可用枝晶主干中最先析出的固相在再辉过程中的无量纲过热度来衡量,该无量纲过热度随原始过冷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其最大值对应于第一次细化发生的过冷度区间热力学计算和组织分析表明,小过冷下的晶粒细化是由枝晶重熔引起的,而高过冷下的细小晶粒是应力作用下枝晶破碎及再结晶后的产物。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NiTi形状记忆薄膜的力学性能
宫峰飞;沈惠敏;王业宁;姜恩永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19-122.
摘要
PDF
(388KB)
利用直流或射频磁控溅射法溅射沉积非晶NiTi合金薄膜研究了550℃晶化热处理0.5h的51.6%Ni-Ti形状记忆薄膜的力学性能.弯曲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自由状态的NiTi薄膜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形状记忆的恢复率几乎接近100%.与相同组分和相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块体合金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的实验数据相比较是相当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一种单晶镍基合金蠕变初期的位错组态
田素贵;周惠华;张静华;杨洪才;徐永波;胡壮麒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23-128.
摘要
PDF
(2807KB)
利用TEM研究了单晶镍基合金平行于应力轴的(100)晶面拉伸蠕变初期的位错组态,表明:形变特征是位错在γ相八面体滑移系中运动.在基体通道中,1/2<110>型位错运动相遇,发生反应而增殖;由于(100)晶面的基体通道受压应力,位错运动阻力大,密度小,位错运动多以交滑移和Orowan弓入方式进行;当受拉应力通道中弓出的位错环经交滑移进入压应力通道后,入口两侧被打扎,位错可定向弓入成为形貌类似于双端F-R源的位错组态.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钴基高温合金裂尖塑性区位错结构的原位观察
吕铮;徐永波;胡壮麒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29-133.
摘要
PDF
(1847KB)
走向凝固的钴基高温合金在原位拉伸研究中发现了两种裂尖塑性区位错结构,在拉伸轴为[511]时,从裂尖发射的是不全位错,在整个塑性区中位错始终以扩展位错的形式存在;在拉伸怕为[121]时,从裂尖发射的是全位错,位错在离开裂尖向试样内部运动过程中发生扩展分析了裂纹尖端应力状态对裂尖塑性区位错结构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重轨钢中氢促进位错发射、运动以及氢致裂纹形核
黄一中;王燕斌;褚武扬;梅东生;苏世怀;俞梦文;籍可宾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34-140.
摘要
PDF
(1844KB)
用自制的恒位移试样在TEM中原位研究了充氢前后位错组态的变化以及氢致微裂纹形核和位错运动及无位错区(DFZ)的关系.结果表明,氢能促进位错发射、增殖和运动.当氢促进的位错发射和运动达到临界条件时,氢致裂纹就在DFZ中或原缺口顶端形核.这个过程和空气中原位拉伸相类似,但氢的存在使得在较低的外应力下氢致裂纹就能形核.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Co_3Ti金属间化合物的环境氢脆及氢扩散
万晓景;程晓英;陈业新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41-145.
摘要
PDF
(1333KB)
研究了硼对Co3Ti环境脆性的影响,证明硼对Co3Ti合金无抑制环境氢脆的作用.用一种新方法测定了Co3Ti中氢的扩散系数,证明加硼或不加硼Co3Ti合金中氢的扩散系数相同,表明硼不降低氢的沿晶扩散,加硼Co3Ti合金仍然对水汽诱发的环境氢脆敏感是由于硼不偏聚在Co3Ti晶界,不能有效抑制氢的沿晶扩散所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3.5%NaCl中阴极极化下A537钢间歇超载疲劳断口分析
魏学军;李劲;刘素娥;柯伟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46-150.
摘要
PDF
(2275KB)
测量了A537钢在3.5%NaCl中阴极极化条件和不同间歇超载发生频率下的疲劳裂纹扩展曲线,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腐蚀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超载对裂纹扩展速率及断口特征的影响取决于超载发生频率.当超载发生频率OCR=10(-1),10(-2)时,间歇超载加速裂纹扩展,腐蚀疲劳断口只存在解理、沿晶等一般脆性特征;当OCR=10(-3),2×10(-4),10(-4)时,间歇超载对裂纹扩展存在阻滞效应,A537钢断口上能观察到铁素体、珠光体两种组织,且阻滞效应越大,两种组织越清晰.分析表明,这种断口形态的形成是氢在组织界面附近大量富集而使界面强度降低,铁素体、珠光体以不同方式开裂的结果.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纯Al及铝合金在熔融Na中的腐蚀特性研究
张荻;胡文彬;覃继宁;张国定;野村荣一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51-158.
摘要
PDF
(3780KB)
本文研究了纯Al及Al-12%Si合金在液态Na中的腐蚀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纯Al在液态Na中不受腐蚀,但99.8%,99.5%的纯Al及Al-Si合金在350—500℃受到液态Na的侵蚀,并在材料中形成AlNaSik蚀产物.纯Al及Al-Si合金在液态Na中的腐蚀机制是由于液态Na与在Al中的Si反应所引起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二元双相Cu-50Cr合金在700─900℃空气中的氧化
傅广艳;牛焱;吴维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59-163.
摘要
PDF
(2444KB)
Cu-50Cr合金在700—900℃空气中的氧化结果表明,合金的氧化动力学在700和800℃遵循抛物线速度规律,在900℃其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合金氧化外层膜是CuO和Cu2O,内层膜由氧化铜和尖晶石型氧化物为基并嵌有Cr颗粒组成,Cr表面有Cr2O3和Cu2Cr2O4膜。900℃的氧化膜与基体金属界面上可观察到连续的Cr2O3层.合金未形成Cr的选择性外氧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定向凝固TbDyFe合金的取向、组织和磁致伸缩性能
蒋成保;周寿增;张茂才;王润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64-170.
摘要
PDF
(1442KB)
采用JSL-500区域熔化真空定向凝固装置,对TbDyFe超磁致伸缩合金定向凝固轴向择优取向、组织和磁致伸缩性能的研究表明:温度梯度GL≈700K/cm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当晶体生长速度V1mm/min时,晶体以平面晶方式生长;16mm/min时,以胞状晶方式生长;V=8─12mm/min时,晶体按胞核晶方式生长(胞状晶向树枝晶转变的初始阶段);当V>15mm/min时,晶体按发达的树枝晶方式生长.保持V=12mm/min不变,当GL≈1000K/cm时,晶体又以胞状品方式生长;GL≈400K/cm时,以发达的树枝晶方式生长平面晶和胞状晶生长的样品,其轴向择优取向为<110>取向,磁致伸缩没有压力效应,性能偏低;胞枝晶方式生长的样品轴向择优取向为<112>取向,磁致伸缩性能优越,10MPaN压应力下,平行于外磁场方向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最大值达到0.00175;发达树枝晶生长的样品,轴向<112>择优取向程度减弱,磁致伸缩性能下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Ti-Al-Cr三元系α_2(α)/γ相平衡的研究
丁进军;赵刚;郝士明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71-175.
摘要
PDF
(1012KB)
采用扩散偶-电子探针法系统测定了Ti-Al-Cr三元系1000—1300℃的α2(α)/γ相平衡关系和相平衡成分,绘出了Cr含量小于10%(原子分数)范围的Ti-Al-Cr三元系局部等温截面和Ti-Al局部纵截面相图,明确了Cr在α2(α)和γ相中分配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支持Cr在γ-TiAl相中取代Al的位置,降低γ-TiAl相中Al含量的观点.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过渡金属二元连续固溶系液相线、固相线的计算机预报
郭景康;陈念贻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76-178.
摘要
PDF
(257KB)
用过渡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价电子数、主量子数、d电子数和f电子数等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值,用已知的二元连续固溶系相图液相线和固相线的实测数据为输出值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并用其对未知二元连续固溶系的液相线和固相线进行计算机预报.若干二元系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当接近.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剪切速率增稠半固态合金浆料的流变力学模型
陈晓阳;毛卫民;钟雪友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79-183.
摘要
PDF
(431KB)
半固态合金浆料的本质特性依靠宏观因素.这些因素控制着材料的流变行为,它们又可转化为内变量和外交量.内变量包括因相颗粒的团块化程度、流体粘度、颗粒尺寸、颗粒形貌和颗粒尺寸的分布外变量包括温度和剪切速率.在原来的简单模型上,根据半固态合金浆料的不同特性,得出不同条件下的新模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非化学计量比混合稀土-镍系贮氢合金的研究
陈卫祥;唐致远;郭鹤桐;陈长聘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84-188.
摘要
PDF
(414KB)
本文研究了非化学计量比混合稀土-镍系贮氢合金MmBx的配比数x对合金结构、热力学性能和金属氢化物(MH)电极充放电性能的影响。随着配比数x的减小,合金晶胞体积和金属氢化物生成焓(─ΔH)增加,平台压力降低且与配比x有lnpeq=1.99x-11.13的关系.当x<5.0时,合金在CaCu5型主相之外析出Cc2Ni7第二相,该第二相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x<5.0时,合金电极具有较高的初容量和活化性能.在x=4.8时.合金最大放电容量为274.7mA.h/g.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α-Al_2O_3纳米粉烧结初期的恒温实验研究
李继光;孙旭东;王雅蓉;董文新;茹红强;郝士明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89-194.
摘要
PDF
(424KB)
采用恒温烧结方式在900—1200℃范围内研究了粒径为10nm、团聚体强度分别为76和234MPa的α-Al2O3纳米粉初期烧结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两种粉体在烧结初期阶段均受品界扩散控制,其晶界扩散激活能分别为354和481kJ/mol,并对α-Al2O3纳米粉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晶界扩散系数进行了估算.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α-Al_2O_3纳米粉的烧结动力学
李继光;孙旭东;王雅蓉;宋丹;贾英全;郝士明;谷云燕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195-199.
摘要
PDF
(952KB)
采用等速升温烧结及常规烧结方法对平均粒径约10nm的α-Al2O3纳米粉的烧结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等速升温烧结实验表明,坯体致密化主要发生在1200—1450℃范围内.粉体经1400℃,2h的常规烧结后,相对密度达到98.85%.理论分析表明,提高生坯密度,改善其显微结构均匀性有可能大幅度降低该粉体的烧结致密化温度.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Fe-Cu-Nb-V-Si-B纳米晶合金磁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王治;何开元;尹君;张玉梅;张洛;梁志德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200-204.
摘要
PDF
(519KB)
研究了不同温度(530—620℃)退火后的Fe72.7Cu1Nb2V1.8Si13.5B9纳米晶合金初始磁导率μi与温度T的关系(μi-T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退火温度Ta对μi-T曲线的形状有较大的影响.根据Ta可将μi-T曲线划分为三种类型,其对应的退火温度分别为(1)Ta=530—550℃,(2)Ta=560—590℃,(3)Ta600℃.分析了这三种类型的μi-T曲线对应的合金相结构,讨论了双相纳米晶合金中晶体相的晶粒尺寸、体积百分数及剩余非晶相的磁特性对μi-T曲线形状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NbC_x晶须的制备
徐桂英;李建保;谢志鹏;黄勇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205-210.
摘要
PDF
(1997KB)
采用碳热还原法在温度为1120—1670℃、压力为0.1MPa的N2条件下,在石墨电阻炉内制备出直径为50—1700nm,长度为5—312.5μm的NbCx(x=0.95)晶须.本文介绍了制备的工艺条件及相应的品须形貌和生长机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弱界面下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
孙雪坤;周本濂;王国栋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211-215.
摘要
PDF
(388KB)
探讨了羽界面下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比较了哑铃状与平直短纤维两种复合材料模型.讨论了不同的基体与纤维强度比值下哑铃状材料模型的有效性.经有限元数值计算后得知:弱界面条件下,哑铃状材料模型可较大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基体与纤维强度比值越小,材料性能的改善越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新型高强高韧钢G99的超精细场研究
耿平;曾梅光;钱存富;晁月盛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216-220.
摘要
PDF
(472KB)
用Mossbauer谱学对新型高强高韧钢G99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超精细场变化进行了研究.用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分析了合金碳化物的析出.结果表明,G99钢中超精细场分布、碳化物和奥氏体量都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主要是由于在回火过程中回火马氏体内Fe-Co,Fe-Ni近邻增多,Fe-Cr,Fe-Mo近邻减少,渗碳体的溶解与合金碳化物的析出以及残余奥氏体转变与逆转奥氏体的产生所致.合金碳化物的弥散析出和少量逆转奥氏体的产生以及Co,Ni原子在回火马氏体中的均匀分布是G99钢具有优良的强韧性配合的重要因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Select
快凝Al-Fe-V-Si-Mm合金中稀土作用的正电子湮没研究
贾威;熊良钺;曾梅光;王建强
金属学报. 1998, 34 (
2
): 221-224.
摘要
PDF
(368KB)
测量了几种不同混合稀土(Mm:MischMetal)含量的快凝Al-Fe-V-Si-Mm合金薄带的正电子寿命谱,并分析了这些快凝合金薄带中稀土含量对正电子寿命的影响.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编辑部公告
More
»
喜报!《金属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2024-12-09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
2024-06-24
»
《金属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成立
2023-12-26
»
《金属学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委员招募
2023-09-27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持续第一
2023-09-27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创新高,进入Q2区
2023-06-29
»
1.797:《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取得新突破
2022-08-24
»
《金属学报》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2021-07-31
»
《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突破1.0
2021-07-08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持续第一
2021-01-08
»
《金属学报》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2020-12-28
»
喜报:《金属学报》SCI影响因子再攀新高
2020-06-30
»
《金属学报》最新CJCR数据综合评价排名位列第一
2019-11-28
»
《金属学报》学术影响力持续攀升:两个学科第一(Q1区)、一个“最具”、一个Q2区
2019-11-25
»
2019年《金属学报》(中、英文版)联席编委会会议召开
2019-07-29
微信公众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