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金属学报  2001, Vol. 37 Issue (7): 759-762     
  论文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六方(B1-xCx)N多晶粉末的化学合成
何巨龙  田永君  于栋利  刘世民  李阿丹  胡前库  李东春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秦皇岛066004
引用本文:

何巨龙; 田永君; 于栋利; 刘世民; 李阿丹; 胡前库; 李东春 . 六方(B1-xCx)N多晶粉末的化学合成[J]. 金属学报, 2001, 37(7): 759-762 .

全文: PDF(129 KB)  
摘要: 采用硼酸(H3BO3)和三聚氰胺(C3N6H6)合成单相六方B-C-N多晶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电镜(HREM)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对合成产物的结构、晶体学参数、成分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3BO3和C3N6H6的配比对产物的组成有较大影响.当二者的质量比为1:2时,可以得到单相六方B-C-N多晶固溶体,其晶格参数a=0.251 nm,c=0.666 nm.从HREM照片观察到层片结晶性较好,而且晶体结构完整.用EELS分析得到产物的化学成分为(B1-xCx)N,其中x=0.09-0.18.
关键词 B-C-N化学合成晶体结构    
Key words
收稿日期: 2000-12-11     
ZTFLH:  O76  
[1] Liu A Y, Wentzovitch R M, Cohen M L. Phys Rev, 1989;39B: 1760
[2] Liu A Y, Cohen M L. Science, 1989; 245: 841
[3I Kawaguchi M. Adv Mater, 1997; 8: 615
[4] Popov C, Saito K, Yamamoto K, Ouchi A, Nakamura T,Ohana Y, Koga Y. J Mater Sci, 1998; 33: 1281
[5] Gomez-Aleizandre C, Essafti A, Albella J M. J PhysChem, 2000; 104B: 4397
[6] Yu J, Wang E G, Ahn J, Yoon S P, Zhang Q, Cui J, YuM B. J Appl Phys, 2000; 87: 4022
[7] Egerton R F. Electron Enengy-Loss Spectroscopy in theElectron Microscope. New York: Plenum, 1986: 248
[1] 姚美意,张兴旺,侯可可,张金龙,胡鹏飞,彭剑超,周邦新. Zr-0.75Sn-0.35Fe-0.15Cr合金在250 ℃去离子水中的初期腐蚀行为[J]. 金属学报, 2020, 56(2): 221-230.
[2] 姚美意, 林雨晨, 侯可可, 梁雪, 胡鹏飞, 张金龙, 周邦新. Sn对锆合金在280 LiOH水溶液中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9, 55(12): 1551-1560.
[3] 王桢,周邦新,王波阳,黄娇,姚美意,张金龙. Zr-0.72Sn-0.32Fe-0.15Cr-0.97Nb合金中的第二相及其腐蚀行为*[J]. 金属学报, 2016, 52(1): 78-84.
[4] 章海霞, 李中奎, 周廉, 许并社, 王永祯. 氧化膜结构及内应力对新锆合金腐蚀机理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4, 50(12): 1529-1537.
[5] 李强 梁雪 彭剑超 刘仁多 余康 周邦新. Zr-2.5Nb合金中β-Nb相的氧化过程[J]. 金属学报, 2011, 47(7): 893-898.
[6] 刘林林 李曙 刘阳 . 几种合成高铼酸盐的减摩行为[J]. 金属学报, 2010, 46(2): 233-238.
[7] 汪洋; 张琰; 王新华; 陈长聘 . Ti-Cr基合金的储氢性能及晶体结构[J]. 金属学报, 2006, 42(6): 641-646 .
[8] 张林; 刘宜华; 张连生; 张汝贞; 黄宝歆 . 纳米Fe-In2O3颗粒膜的结构与磁特性[J]. 金属学报, 2003, 39(1): 109-112 .
[9] 刘志坚; 曲选辉; 黄伯云 . LiB化合物X射线衍射强度计算与晶胞中电子密度分布[J]. 金属学报, 2001, 37(4): 340-344 .
[10] 金头男; 尹志民; 李斗星 . 一种新的Ti-Al-Sc化合物晶体结构测定[J]. 金属学报, 2001, 37(3): 225-229 .
[11] 易丹青; 杜若昕; 曹昱 . M5Si3型硅化物的研究及相关的物理冶金学问题[J]. 金属学报, 2001, 37(11): 1121-1130 .
[12] 吕维洁; 卞玉君 . 原位合成TiB/Ti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生长机制[J]. 金属学报, 2000, 36(1): 104-108 .
[13] 刘长洪; 黄晁 . Zr掺杂对碳化硼晶格结构的影响[J]. 金属学报, 1999, 35(8): 785-788 .
[14] 潘洪革;杜红林;陈长聘;韩秀锋;杨伏明. Y_3(Fe,M0)_(29)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性[J]. 金属学报, 1998, 34(5): 473-482.
[15] 王荣明;李春志;平德海;颜鸣皋. 含稀土低膨胀高温合金片状沉淀相研究[J]. 金属学报, 1998, 34(4): 367-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