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57年, 第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57-04-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平炉炼钢过程中的脱硫和锰硫平衡
邹元爔;孟宪智;潘鸿芳;王伟杰
金属学报. 1957, 2 (4): 321-333.  
摘要   PDF (941KB)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三个考察碱性平炉渣、钢间硫分配平衡的方法:(i)硫分配比(S)/[S]与新碱度,(ii)硫氧比(S)/[S][O]与总酸量Σα=N_(SiO_2)+4/3N_(P_2O_5)+4/3N_(Al_2O_3),(iii)硫铁比(S)/[S](ΣFe)与(%SiO_2)+0.5(%P_2O_5)+0.2(%Al_2O_3)。计算结果颇能符合平衡的要求。锰硫平衡用相似于(ii)的方法来处理,即将(α_(MnO))(S)/([Mn][S])与Σα作图,得出与硫氧比相似的曲线。此外,我们将Chipman等的硫氧比—%SiO_2(分子)由线适当延长以包括酸性渣区域,并从离子观点介释碱性区域曲线的形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薄板粘结的研究
张作梅;李慧珍
金属学报. 1957, 2 (4): 335-348.  
摘要   PDF (3763KB)
本文叙述关于热叠轧薄板粘结的研究结果。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说明,薄板粘结与许多因素有关,因此必须较全面地控制轨料、工具和加热情况以及轧制条件,才能较有效地减少粘结。 实验结果指出,温度为影响粘结的主要因素之一,粘结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粘结随压下率的增加亦有增加。轧制速度适当地提高可以减少粘结。辊面光洁度对粘结亦有一定的影响,经常保持辊面的光洁度可以减少粘结。薄板轨后的冷却速度和方式,对粘结也有很大影响,故板堆不宜过高,且应使之加速冷却。 氧化铁皮亦为影响粘结的主要因素之一,毫无氧化铁皮的表面可以在轧制过程中结为牢固的整体。加热和轧制均能改变薄板内磷的分布’而使薄板表面层的磷含量增加,因此少量的磷对减少粘结可以起显著的作用。 粘结区的显微结构表现有五种不同的特征,足以说明造成粘结的多种原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椭圆板塑压摩擦线之理论与实验研究
刘叔儀;王铭宗
金属学报. 1957, 2 (4): 349-365.  
摘要   PDF (6424KB)
塑压接触面上之摩擦力,在一定时间作用于一定曲线族之切线方向,此曲线族称为“摩擦线”,其理论意义为:摩擦线本身为塑压表面流动之方向规律;其实际意义为:加工压力之科学计算有赖于摩擦线。 在连续塑性变形过程中,接触面上质点之流动轨迹称为“长程滑线”,在塑压中一形状变为另一形状,长程滑线为始末形状间之表面变化规律。 本支为一系列研究(例如[1]至[3])之续,目的及结果有三: (1)证明前文中摩擦线、等压线与压力布三个微分方程不受摩擦物理方程之约束; (2)提出椭圆板摩擦线族之另一解; (3)开拓出决定直观摩擦线的方法,定出塑泥及铅椭圆板之一系列摩擦线族,并对理论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讨论。 金属摩擦线研究在进行中。 北京钢铁学院的温金珂先生在本文前一作者指导下作过一长方板的摩擦线,她的结果将在长方板摩擦线系统化研究中一并发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铬钢在珠光体转变时的碳化物形成过程
张沛霖;梁志德
金属学报. 1957, 2 (4): 367-375.  
摘要   PDF (739KB)
研究了四种高铬钢在恒温分解为珠光体时的碳化物形成过程。对所得结果和其他作者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统一的规律。 在铬钢中,珠光体转变时可以直接形成(Fe,Cr)_3C,(Cr,Fe)_7C_3或(Cr,Fe)_(23)C_6。但是,不同类型碳化物的形成并不决定于平衡图上所要求的碳化物类型,而决定于奥氏体中的Cr:C比值。Cr:C比值对碳化物成核的过程起着主导的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含少量钼、钛18/8Cr-Ni不锈钢中δ-铁素体的恒温分解
庄育智;李有柯;张燕玲
金属学报. 1957, 2 (4): 377-385.  
摘要   PDF (2752KB)
用金相方法研究了含少量钼、钛18/8 Cr-Ni不锈钢中δ-铁素体在900°—550℃恒温分解的过程。观察到在分解产物中没有σ-相。δ-铁素体分解形态及其机构随分解温度而有所不同。当分解温度高于750℃时,先析出奥氏体γ′,继之在未转变的铁素体中,才沉淀出碳化物。分解温度低于650℃时,则先析出碳化物,随后才出现有奥氏体γ′。介乎750°—650℃之间,δ-铁素体通过共析转变方式分解为碳化物及γ′。共析分解未能进行到底,在残留的铁素体中,有奥氏体γ′析出,由于合金元素分配的关系,δ→γ′的转变不久亦停止。 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到电解磨光后,在碳化物未全部溶解或δ-铁素体已发生分解的样品表面上,出现有马氏体。用同佯手续制备1300℃固溶处理(碳化物全部溶解)的样品,则没有出现马氏体。初步认为马氏体的出现是由于电解磨光过程中产生自由表面所引起的。但是这种表面马氏体的形成似亦与奥氏体的含碳量有关,其形成机构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在研究浮选过程时的矿粉比表面积的测定
И.Н.普拉克辛;А.М.欧科洛维奇;Л.П.札莱斯卡娅;冯国魁;王纯善
金属学报. 1957, 2 (4): 387-395.  
摘要   PDF (1541KB)
<正> 在研究浮选过程时的矿粉比表面积的测定 在浮选过程中,所要利用的是矿石组成成分表面性质的差别,因而,在实践中所显示出各矿床的矿物多种多样的浮选行为是与其实际表面性质有关。因此,像表面积的大小、表面性质和状态这些因素,都应按它们对样品可浮性的影响分别研究。为此,在研究矿物与药剂的相互作用时,必须由相对值(从单位重量表示的)的研究改为绝对值(从单位表面积表示的)的分析。这个问题的迫切性还在增长,因为现代所采用的较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金属学报 第二卷 1957 目录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57, 2 (4): 397-401.  
摘要   PDF (283KB)
第一期高路不锈翎中裂较的研究········……,..........................................…… ·········~······一李薰、贺潜菊、张振芳、孺梦菊、严媒、赵蕙田(l)高煊煊缸内化学平衡的考察n.矽一硫、矽一碳和矽一锰平衡······……都元满(13)从铅鼓夙攘烟崖富集锡拜回收铅的研究·······································……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作者索引
No Author
金属学报. 1957, 2 (4): 402-404.  
摘要   PDF (165KB)
[1]王越其(见[46])[2]王植框(晃[37])[SJ王体僳(觅〔93))[4]王纬宗(晃[20])[5]方柄(见[46])[6]毛东森(晃[66])[7]几fl.札莱斯卡娅(见[74〕)[8]甘克先(晃[36])[9]白肇现(晃[妞])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