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2000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0-05-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La0.7Ca0.3MnO3薄膜的微结构研究
王明光; 李斗星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49-454 .  
摘要   PDF (179KB)
利用TEM研究了脉冲激光法(PLD)制备的外延生长La0.7Ca0.3MnO3薄膜的显微结构. 结果表明, 在近衬底处薄膜具有单一取向, 随薄膜礅度增加, 出现大量的微畴结构, 此外, 结合衍射与高分辨像(HREM)观察确定了薄膜的结构不同于体材料的正交结构, 而是具有单斜结构.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3Ti基金属间化合物高能球磨亚稳转变的热力学分析
傅云义; 胡赓祥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55-458 .  
摘要   PDF (166KB)
复相Al67Mn8Ti24Nb1有序金属产晔合物在高能球发生了无序化, 并进一步非晶化, 利用Miedema理论模型计算了合金呈有序金属间化合物, 无序fcc固溶体和非晶态的形成自由能, 分析了球磨导致的缺陷能及其亚稳 的作用.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板状晶粒不稳定外形的有限元分析
黄佩珍; 李中华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59-464 .  
摘要   PDF (190KB)
基于物质表面扩散和蒸发-凝结的经典理论, 对板状晶粒不稳定外形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 结果表明, 热蚀沟角θ=0(无内晶界)时, 板状晶粒将直接圆柱化;当内晶界存在时, 存在一临界热蚀沟角θmin, 当θ〉θmin时, 板状晶粒沿晶界分离, 晶粒外形参数β与θmin存在关系式:θmin=4.836+42.94e^「-(β-1.61)/1.4778」+61.90e^「1-(β-1.61)/9.734」.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单晶Ni基合金高温蠕变期间γ’相定向粗化驱动力的有限元分析
田素贵; 陈昌荣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65-471 .  
摘要   PDF (208KB)
为研究γ‘相定向粗化现象, 采用有限元方法(FEM)计算了单晶Ni基γ和γ’双相合金有/无外加勒荷时的热错配应力及应变能密度. 结果表明:外加载荷改变了γ和γ‘相内的vonMises应力及应变能密度分布. 与弹性应变相联系的共格应变能变化是γ’相定向粗化的驱动力, 外加拉伸或拉缩应力, 此起立方γ‘相不同界面晶格发生挤压或扩张应变, 晶格的挤压应变可排斥γ’相中原子半径较大的Al, Ta等溶质元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量元素在Ni基合金凝固过程中分配行为的模拟
周刚; 王文皓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72-476 .  
摘要   PDF (194KB)
以多元合金系在凝固过程中组元的液固界面平衡方程, 即组元在液固相中的化学位相等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反映多元系凝固偏析的简易模型, 利用它对多元合金系凝固初期的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 并对某些微量元素在Ni基合金凝固过程中的分配行为进行了计算模拟, 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地相符, 从定性说明和计算模拟的角度, 方便地确定出对Ni基合金凝固偏析起决定性作用的微量元素.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元Al-Cu系合金凝固过程中显微偏析的计算模拟
周刚; 王文皓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77-482 .  
摘要   PDF (203KB)
以物质守恒方程, 液固界面平衡方程为基础, 提出一个反映多元合金系中组元间相互作用的凝固模型, 并从应用的角度出发, 对该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 利用这个模拟对合金元素在多元Al-Cu系合金凝固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计算模拟, 所得的情况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表明这个多元系凝固模型可以为多元Al-Cu系合金化设计作出有效的预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Ca-Dy2O3-Fe体系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郭广思; 周玉林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83-486 .  
摘要   PDF (124KB)
分析了Ca-Dy2O3-Fe体系高温还原-扩散制备DyFe2热力学可能性, 应用收缩核模型确定扩散是该体系反应的控制步骤, 并进行了XRD, EDX与SEM分析, 得知在高温下可用Ca还原Dy2O3生成Dy, Dy向Fe中扩散生成DyFe2, 同时求得DyFe2的表观活化能为210kJ/mol.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La在脉冲离子渗氮表层中的扩散及其对氮分布和相结构的影响
阎牧夫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87-491 .  
摘要   PDF (172KB)
研究了在脉冲等离子体稀土渗氮过程中稀土元素La对氮浓度分布和相结构的影响, 揭示了La在化合物层中的扩散规律, 结果表明:与常规离子渗氮相比稀土绵添加, 提高了表面氮浓度, 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当渗氮时间从2h增加至24h时, 化合物导上ε-Fe2-3N(ε)转化为ε-Fe2-3N和γ‘-Fe4N(γ’)双相, 此外, La可以扩散进入ε和γ‘相中, La的扩散规律受制于化合物的γ’-Fe4N的比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二元合金熔体组元活度计算式的改进
陈星秋; 丁学勇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92-496 .  
摘要   PDF (150KB)
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导出的超额构熵和超额振动熵, 结合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 得出计算二元合金熔体活度的改进计算式, 地强相互作用体系, 提出用校正因子来修正活度值的新方法, 该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304不锈钢非比例循环棘轮行为的实验研究
康国政; 高庆
金属学报. 2000, 36 (5): 497-501 .  
摘要   PDF (190KB)
在室温下对304不锈钢在非比例循环加载下的棘轮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圆形、菱形和直线形状的非比例双轴循环加载路径下, 研究不同轴向平均应力、等效应力幅值大小及基历史下材料的棘轮行为特征, 为了比较, 还进行了单轴加载下该材料的循环棘轮行为实验, 实验表明, 304不锈钢的室温非比例循环棘轮行为明显地依赖于加载路径的形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冶金熔渣热力学性质的SReS模型
唐恺; 蒋国昌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02-506 .  
摘要   PDF (175KB)
通过对正规溶液模型的修正, 并引入CALPHAD技术, 构成了物理意义明确和数学形式简洁的冶金熔渣正规(SReS)模型, 这上是SELF-SReM模型的一咎发展, 应用SReS模型对若干硅酸盐, 两性化合物以及简单离子二元熔体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 所得结果比正规溶液模型能更好地符合实验事实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致密FGH95合金的高温变形特性研究
张麦仓; 罗子健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07-510 .  
摘要   PDF (164KB)
通过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预处理, 热力参数及分段变速变形对致密FGH95合金高温变形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经热等静压致密的FGH95合金坯料, 可以通过适当的预处理, 以改变FGH95合金中γ相的大小, 形态及分布, 从而降低合金的流动应力, 对于经预处理的FGH95合金坯料, 采用分段变速变莆可以进一步降低合金的流动应力.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微晶化对β-NiAl金属间化合物1000℃空气中氧化行为的影响
杨松岚; 王福会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11-516 .  
摘要   PDF (202KB)
利用TGA, XRD, SEM对铸造β-NiAl和NiAlY合金以及溅射NiAl微晶涂层在1000℃空气中的恒温及循环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三种的恒温氧化动力学均近似符合抛物线规律, 氧化过程中都有相变发生, 微晶化能够促使细小, 紧密. 单一完整的α-Al2O3氧化膜形成, 同时微晶化与添加稀土元素Y均明显提高循环氧化过程中氧化膜的粘附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Ni-Ti合金在熔融(Li, K)2CO3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曾潮流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17-520 .  
摘要   PDF (145KB)
研究了Ni, Ni-5Ti, Ni-10Ti及Ni-15Ti(质量分数, %, 下同)合金在650℃熔融(62Li-38K)2CO3中, 空气气氛下的腐蚀行为, Ni-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小于纯镍, 表面形成Ni和Ti的混合氧化膜, Ni-10Ni和Ni-15Ti合金的腐蚀速度却明显高于纯镍, 表面也形成了Ni和Ti的混合氧化膜, 但沿原始合金中的TiNi3相发生了严重的Ti的内氧化.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QAl-9-2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脱合金腐蚀研究
韩忠; 赵晖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21-524 .  
摘要   PDF (125KB)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QAl-9-2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脱合金腐蚀的早期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 结合SEM, EDX分析QAl-9-2合金的脱合金腐蚀首先发生在α基体和亚稳β相的界面, 并在亚稳β相内的继续扩展, α相不发生脱合金腐蚀, STM原位观察没有发现铜在表面再沉积的现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用于微机械器件在Fe-Ni合金电镀沉积膜的性能
陈垚; 张轩雄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25-529 .  
摘要   PDF (188KB)
结合Si体微机械技术和电镀技术加工出Fe-Ni/Cu/Si复合悬臂梁, 其中Fe-Ni膜厚3μm, Cu膜厚0.2μm, 利用共振法首次测出在1.3Pa气压下, 复合悬臂梁中Fe-Ni(Fe64, Ni36, 质量分数%)电镀沉积膜的内耗为10^-3, 利用自行设计的微力/微位 天平法, 测出Fe-Ni(Fe57, Ni43)/Cu/Si复合悬臂梁的Young‘s模量为1.9×10^11N/m^2.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Ti-Mo合金薄膜的储氢特性和抗氢脆能力
施立群; 周筑颖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30-534 .  
摘要   PDF (194KB)
用前向反冲方法和高能非Rutherford背散射研究了磁控溅射制备的Ti-Mo合金薄膜的氢化性能和碳、氧污染的影响, 掺Mo的T洽 金薄膜不仅能大大减低碳的污染, 而且较纯钛有较高的吸氢性能合金氢化后由δ相氢化物和β相固溶体组成, 随着Mo成分增加, 合金中的β-(Ti, Mo)含量上升, 当MO含量约20时可形成单一的β相固溶体此时氢含量仍可在45以上. Ti-Mo合金薄膜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抗粉化性能.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FeNiCrSiB/Cu/FeNiCrSiB膜的磁畴结构和巨磁阻抗效应
刘德镇; 萧淑琴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35-538 .  
摘要   PDF (165KB)
用高频溅射法制备了FeNiCrSiB/Cu/FeNiCrSiB膜, 经350℃退火20min后得到性能优良的巨大磁阻抗材料, 磁畴结构观察表明, 样品中心为均匀的细条畴靠近边缘, 磁畴方向转向横向, 这种畴结构有利于磁力线的闭合, 是获得显著的巨阻抗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磁阻抗测量表明, 样品在13MHZ的频率下, 分别获得了63%和7%的纵向和横向磁阻抗比.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AlSi7Mg合金半固态连铸坯料和组织形成研究
毛卫民; 赵爱民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39-544 .  
摘要   PDF (250KB)
研究了电磁搅拌对半固态AlSi7Mg合金连铸坯料组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电磁搅拌功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搅拌功率越大, 球状的初生α-Al端部形态越圆整, 蔷薇状的初生α-Al越少, 尺寸越小, 宫铸坯表层的枝晶层越薄;连铸坯料中的出现大量球状初生α-Al是蔷薇状初生α-Al二次臂熔断的结果, 连铸坯料中出现许多蔷薇状初生α-Al结果是其二次臂未充分熔断所致.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半固态过共晶Al-Si合金显微组织中近球形α相形成机理的研究
李树索; 赵爱民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45-549 .  
摘要   PDF (176KB)
在电磁搅拌法制备的半固态过共晶Al-Si合金的微观组织中发现了大量的近球形α相, 实验证明, 这种近球形α相是在共晶温度575℃以上开始同的. 并且在重新加热至固液两相区575-590℃内保温一段时间后, 这种近球形α相仍然存在, 理论分析表明, 在电磁 电磁搅拌产生的局部微区的高压作用下, 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Al原子偏聚团发生合并、长大而形成α相晶核, 并且α晶核生长在电磁搅拌的作用下成为近球状.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热处理对莫来石短纤维增强ZL107合金高温循环蠕变行为的影响
王珊玲; 于维成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50-554 .  
摘要   PDF (171KB)
研究了经峰时效(T5)及过时效(T5+300℃)处理的莫莱石纤维增强ZL107复合材料在300℃时的拉-拉循环蠕变的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状态下, 复合材料都显示出循环蠕变减速现象, 峰时效状态下, 循环蠕变与静态蠕变相比表现出低的表观激活能非热空位机制作用较大, 而过时效状态下, 循环蠕变与静态蠕变相比表现出的高的表观激活能, 滞弹怀机制作用较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错配应力分析
姜传海; 王德尊
金属学报. 2000, 36 (5): 555-560 .  
摘要   PDF (193KB)
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 分析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降温及升温循环过程中的热错酸应力, 结果表明:降温期间复合材料基体发生了热错配塑性应变, 升温期间则经历卸载过程;在升温期间存在一特定温度, 此温度复合材料基体平均错配应力为零, 在零应力温度下, 热错配应力分布不均匀程度有所减小, 零应力温度受复合材料冷却温度的影响, 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可以调整复合材料的零应力温度.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