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0412-1961
CN 21-1139/TG
创刊于 1956 年 (月刊)
当期目录 More>>
  1957年, 第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57-02-18 上一期    下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论文
钢熔池中的锰氧反应与脱碳反应
李薰;吴汶海
金属学报. 1957, 2 (2): 127-140.  
摘要   PDF (1121KB)
在感应炉熔炼过程中采取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钢液中锰和碳的氧化问题。结果指出,钢液中锰和碳的相对下降速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于两者间的浓度差别,但总的来说,碳的脱氧能力比锰大。 关于渣钢间锰的分配问题,实验结果指出,渣中氧化锰含量显著地低于从锰氧平衡公式计算得来的数值,并且钢液含锰越高,这种差别也越大。文中指出在实验条件下渣和钢液并没有接近平衡,锰的氧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氧从大气通过渣层的传递速度。因而固态渣愈多,锰在渣钢间的分配关系距平衡亦愈远。 铜熔池中的脱碳速度随温度的升高、含碳量的增加和超过碳氧平衡值的氧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脱碳速度与含碳量或过剩氧量并不成直线关系。碳氧乘积也随钢液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它对脱碳速度却没有明显的影响。铜液含锰量增加使脱碳速度降低,含锰量与碳氧乘积之间则似乎没有明显的关系。 脱碳反应是在钢液与气相的接触面上进行的,但控制脱碳速度的因素不能认为是扩散。假定一氧化碳从钢液中蒸发出去是脱碳反应中最缓慢的一步,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脱碳动力学公式,指出脱碳速度与[C]~(2/3)或[ΔO]~(2/3)成正比,这种关系与实际结果大致相符。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改善沸腾钢钢锭质量的研究
吕湘提;胡文淦;甘克先
金属学报. 1957, 2 (2): 141-152.  
摘要   PDF (2338KB)
试验证明:对于大型沸腾钢钢锭,采取铸完向模内加入一定数量的SiO_2-FeO造渣剂以强化模内钢液沸腾的方法可以改善钢锭头部组织,减少钢锭上涨从而减少钢坯切头。在钢锭浇铸过程中模口盖盖铸完立即压盖,可使浇铸期间模内钢液沸腾显著减弱,并制止了钢锭的上涨,因而减轻了钢锭尾部及皮层之负偏析,提高了轧制之钢材的机械强度,并有可能进一步增加钢坯的收得率。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沸腾钢钢锭中夹杂物的分布
师昌绪;李静媛
金属学报. 1957, 2 (2): 153-168.  
摘要   PDF (6920KB)
本文根据鞍山钢铁公司沸腾钢的四种浇铸方案(一般,造渣,模口加盖,模口加盖铸完压板),在非金属夹杂物的类型和分布方面进行了金相的观察。结果指出,各种类型夹杂物都有它分布的特点。在这四种方案所浇铸的钢锭中基本上是一致的;惟在上述后三种操作方法所铸出的钢锭的上部发现沿晶粒间界析出的网状氧化物,可能影响钢锭的质量。文中就各种夹杂物的分布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并对沸腾铜的生产提出了几点建议。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利用区域熔化法提纯铝和锡的一些试验
陈能宽;刘民治
金属学报. 1957, 2 (2): 169-177.  
摘要   PDF (915KB)
<正> 用作半导体材料的锗和硅,需要高度纯化方能使用,已为众所周知。在研究金属的许多物理性质方面,如结晶凝固的过程,金属的强度、腐蚀及内部原子的扩散,合金的相图等,也常常需要先有纯金属或“纯合金”,方能进一步控制其他条件,系统地研究它们之间相应的规律。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晶铜的旋纹断口
陈先保;刘叔仪
金属学报. 1957, 2 (2): 179-184.  
摘要   PDF (1456KB)
本支以工业纯铜为材料作断口观察,发现其在断裂后,断口呈旋纹形。这种形状的金属断口在文献中未曾提及。本文试验了影响此种断口形成的因素、退火温度等。此种旋纹断口的研究可能对研究裂口传播等工作有一定帮助。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国产纯铝轧制织构与各向异性的研究
颜鸣皋;陈克铭
金属学报. 1957, 2 (2): 185-196.  
摘要   PDF (1986KB)
本文对国产铝板在冷轧与退火后的极图以及冲盂与拉伸试验中所表现的各向导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指出,纯铝的冷轧织构确定为(110)[112]+(112)[111],该织构引起在冲盂试验中与轧向成45°方向处出现制耳。经500℃温度下退火后,较强的再结晶织构(100)[001]+(146)[211]与残留的加工缴构(110)[112]+(112)[111]同时并存,在冲盂时制耳由4个与轧向成45°的方向变为6个与靴向成30°,90°方向处出现。当退火温度达600℃时,再结晶织构(100)[001]则显著地增强,制可的数目又减为4个并在与轧向成0°,9°方向处出现。 纯铝经冷轧后的表面织构为(100)[011],该织构系经过一过渡层逐渐改变至中心部分的(110)[112]+(112)[111]织构。 在测定沿板面不同方向的拉伸性能中,发现经冲盂后制耳的位置一般与板料近似真应力,σ_R,最小的方向相符合。 对于纯铝退火后的(146)[211]织构的形成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关于提高高速钢光谱分析准确度的一些试验
何怡贞;张功杼;刘国钰;王桢枢;徐升美
金属学报. 1957, 2 (2): 197-205.  
摘要   PDF (734KB)
为了提高高速钢光谱分析的准确度,在本文中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激发条件和样品的组织结构对于准确度的影响。 关于激发条件方面,比较了用各种不向光源所得到的单次分析的误差,指出火花光源的分析准确度一般比电弧光源的高,但是用各种光源所得的准确度与所选用的分析线对有密切的关系。考察了电弧电流对于定标曲线的影响,首次观察到在定标曲线斜度b对于电流的关系曲线上当电流约为1安培时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对于出现最大值的原因提出了初步的看法。用简单火花光源考察了极距对于定标曲线斜度b的影响,指出增加极距使铬和钒的定标曲线斜度b降低,但是对于钨的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于组织结构方面,用自己制备的高速钢标准样品制定了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铸造的、热锻的和退火的组织)的样品的定标曲线。用电弧作光源时,观察到组织结构的不同使定标曲线发生平移,用火花光源时这种现象并不显著。根据我们以前关于这方面所得的结果,对于定标曲线的平移现象提出了定性的解释。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鞍钢弓长岭铁矿通洞区岩石错动原因的分析及其措施的研究
曹尔庆;秦伯章;李永治
金属学报. 1957, 2 (2): 207-223.  
摘要   PDF (1454KB)
1956年8月26日午后2时30分,弓长岭通洞区发生了岩石错动现象,在坑道中发现了顶板弯曲、裂缝、掉碴,响声等现象,在采场中也有冒顶,而地表也有塌陷。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局部冒顶,也不是冲击,而是岩石发生了移动,岩石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受到了矿山压力,而引起岩石移动的矿山压力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却是由于坑内采矿后形成了采空区。随着采矿时间的增长,采空区的范围扩大,会使矿体附近的围岩发生移动,并可能波及到地表。影响通洞区岩石移动的范围、大小、时间及对矿山的危害是与弓长岭通洞区具体的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分不开的。 岩石移动的现象在开采金属矿床中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以减小岩石移动对生产上的直接威胁,今后弓长岭通洞区恢复生产的所有措施,都必须对岩石移动已经造成的安全上的威胁作适当的估计。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